1948年的一个夜晚,抗日英雄阮英平被3个流氓打死,昔日上级粟裕在得此噩耗后,顿时勃然大怒,他甚至放下狠话:血债就要血偿! 阮英平这人,生在1913年福建福安县下白石乡顶头村一个穷苦人家,原名叫兰茹,小时候家里就父亲没了,母亲一人拉扯他和两个姐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小他就知道啥叫苦,十岁就去村里糕点铺学徒,手上烫出泡来也得咬牙顶着,慢慢地干出点名堂。长大点,他在田里看到地主欺负农民,那股不平劲儿就埋在心里了。1931年去福安赛岐茶行打工,碰上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陈洪妹,那些话让他眼睛亮了,次年就入了党,从那起开始在乡下串门子,拉着乡亲们抗租抗税,帮大家争口气。 他干革命可不是说说而已,1933年就投身福安赛岐暴动,带头冲进地主家砸粮仓,到年底当上中共安德县委书记。1934年升到宁德县委书记,还兼县独立营政委,扛起闽东抗日的大梁。那时候国民党在闽东闹腾,他带着队伍在山里转战,组织游击队打游击,保护群众不被欺负。抗日战争打响后,他和叶飞他们一起北上抗日,闽东红军和国民党暂时联手,共同对付日本鬼子。他在战场上稳得住,指挥部队转移阵地,反过来包抄敌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让战士们士气大振。 进入解放战争,阮英平调回闽浙赣区,当上省委常委啥的,1947年5月奉命去福建开展工作。那年年底,他在闽东密林里指挥一场硬仗,地方武装偷袭,我军冷静应对,转移后从侧翼反击,把敌人围住打散了。这仗打得漂亮,他的名气更大了。没过几天,12月27日又带队迎击保安团袭击,结束后用缴获的敌军制服伪装,突袭附近民团,顺利拿下三十多条枪和一堆弹药。战士们擦着汗庆祝,他却知道危机没过,赶紧分兵撤退,自己带几个人往宁德县乾楼赶。 队伍里藏着叛徒周阿奎,这家伙偷偷给敌人通风报信,到乾楼就落入包围。枪林弹雨中,阮英平带着人突围,衣服被子弹撕破了。他想抄小路去秀洲求援,路上又碰上国民党士兵搜山,队伍散了,他一个人拖着身子往前走。1948年2月1日,好不容易到大窝村,敲开村民范起洪的门,谎称自己是八都来的商人,被土匪抢了,想借宿一晚,还给了几块钱。范起洪收了钱,让他住下。那晚邻居范妹仔家办丧事,周玉库来吊唁,没地儿睡,也挤进屋里。 周玉库这人眼尖,第二天翻阮英平的包裹,看到里面有只金手镯,就动了歪心思。晚上他拉上范起洪和范妹仔,三人合计着下黑手。2月3日深夜,他们在炭山上动手了,周玉库抄木棒砸后脑,范起洪和范妹仔跟着下狠手,三人合力把阮英平打死,抢走金手镯、钢笔和手表,然后草草埋了尸体。这仨人就是典型的贪婪小人,为了点财物就把一个革命老干部给害了,手段下作得让人看不起。 阮英平失踪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组织里急坏了。1948年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派人四处找,在炭山挖出遗体,确认是阮英平。报告一层层往上报,到华东局,粟裕一看,气得脸色铁青。他和阮英平一起打过仗,知道这人有多能干,组织上离不开他。想到自家兄弟被几个无赖给弄死,粟裕拍桌子撂话,我的人不能白死,血债就要血偿。这话听着多硬气,粟裕这人平时稳重,可对这种事儿绝不手软。 粟裕的怒火不是白烧的,他器重阮英平不是一天两天。阮英平从闽东起家,一路跟着华东野战军转战江南,立下不少功劳。粟裕当司令员时,阮英平是他的得力干将,负责政工,带队伍稳人心。解放战争初期,他们一起在苏中打孟良崮战役,阮英平组织后勤保障,让部队吃饱打赢仗。后来调回福建,他继续在敌后开展游击,牵制国民党力量,为大部队北上争取时间。粟裕得知死讯后,先是悲愤,马上就下令追查凶手,本来以为是国民党干的,谁知查出来是三个村民,这更让他窝火。 这事儿搁在当时的环境里,说起来挺讽刺的。阮英平为抗日救国拼了十八年,从小兵干到政委,一辈子没为自己打算过。结果呢,就栽在几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手里。周玉库他们仨,本是普通村民,却因为那点贪念,毁了自己也害了英雄。组织上挖地三尺也要抓凶手,这不光是为阮英平报仇,更是为所有革命者伸张正义。粟裕的血债血偿,不是空话,是实打实的决心。 1949年8月15日,解放军打下宁德,成立人民政府。干部们上门走访,村民们讲起阮英平的抗日事迹,主动供出范起洪、范妹仔和周玉库的下落。三人被抓后,在审讯室老实交代了从翻包裹到动手的全过程。公审大会上,群众围着看,义愤填膺。法庭证据确凿,判了死刑,当场执行。这仨人到死也没啥悔意,就为那点财物搭上命,活该。
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把粟裕吓一跳,陈毅:俘虏一个不准放。孟良崮一战后,国
【3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