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波兰,曾深陷“伟大动机”的泥潭。苏式政权以“社会公平”为名,将工厂、土地

张店利箭出鞘 2025-10-04 17:13:31

二战后的波兰,曾深陷“伟大动机”的泥潭。苏式政权以“社会公平”为名,将工厂、土地、商铺尽数国有化,宣称“消灭剥削”。结果如何?不是繁荣,而是短缺经济、黑市横行、创新窒息。 当私有财产被践踏,所谓“公共利益”不过是官僚特权的遮羞布。人民失去的不仅是店铺与田地,更是奋斗的动机与尊严的根基。 1989年剧变后,波兰的民主重生,始于对私有财产的重新加冕。《宪法》明文宣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征收必须公正补偿。工厂回归原主或工人合作社,土地还给农民,小商贩在自由市场中重生。这不是简单的“还债”,而是重建民主的基石——当一个人确信自己的劳动果实不会被随意剥夺,他才敢投资、创新、发声。 政府、议会、法院,皆被锁进制度的笼子。议会不能通过掠夺性法案,政府不能为“公共项目”强拆民宅,法院独立裁决产权纠纷。当华沙市民为保护老城不被“规划”拆除而抗议,法院最终站在居民一边——私有财产,成了抵御权力滥用的第一道防线。 波兰的启示清晰:民主不是空洞的选举,而是私有财产被切实守护的日常。 它承认一个朴素真理:个人利益高于任何宏大叙事。当政府连“伟大动机”都不能成为侵犯私产的理由,权力才真正开始敬畏人民。 反之,任何以“集体”之名剥夺个体的制度,终将证明自己是通往奴役之路。私有财产的神圣性,正是民主最雄厚的地基——它让每个普通人,都成为不可轻易撼动的柱石。 

0 阅读:4
张店利箭出鞘

张店利箭出鞘

独特视角分享国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