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国庆期间推出全国首辆“侠义主题”巴士,女公交司机姚玲玲扮成“黄蓉”开车,因绝美笑颜走红网络。她透露,视频里的“郭靖”“洪七公”也都是公交公司一线老驾驶员,并非专业演员。本文拆解这场“公交变装”背后的亮点、法律小知识,看看网友为啥为这波操作疯狂点赞。 一、事件复盘:“黄蓉”开公交拉游客,襄阳这波操作太会了 国庆假期想逛襄阳古城?现在多了个超有意思的选择——坐“侠义主题”巴士,还能偶遇“黄蓉”当司机! 10月2日,一段“黄蓉开公交”的视频在网上爆火:视频里的女司机梳着古典发型,穿一身黄蓉标志性的古装,手握方向盘时笑容明媚,配上晚上的霓虹灯,氛围感直接拉满。网友纷纷留言:“这哪是坐公交,分明是穿越到《射雕英雄传》了!” 10月3日,视频里的女司机姚玲玲回应了走红:原来这是襄阳公交国庆推出的特色活动,全国首辆“侠义主题”巴士专门负责带游客逛襄阳古城,驾驶员们会扮成黄蓉、郭靖、洪七公等武侠人物。她当时让“郭靖”扮演者帮忙拍视频留纪念,没想到会火,还谦虚说“都是环境衬的,没那么好看”。 更让人意外的是,姚玲玲说“郭靖”“洪七公”不是请来的演员,和她一样都是公交公司的一线驾驶员,在岗位上干了好多年,这次是利用工作之余参与主题巴士活动,既没耽误运营,还让游客多了份快乐。 二、法律拆解:“公交变装”看似简单,这些规矩没跑偏 可能有人觉得“扮古装开公交”就是图个热闹,但这事里藏着几个实用的法律知识点,能帮大家搞懂“特色服务”的边界: 1. 公交公司搞“主题变装”,合法合规吗? 完全合法!根据《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客运经营者可以在不违反安全规定的前提下,开展特色服务提升旅客体验。襄阳公交的“侠义主题”巴士,核心是“驾驶员变装+景点游览”,既没改变公交的运营路线、安全标准,也没额外收费,属于正常的服务创新,完全符合规定。 这里要划重点:不管搞什么特色活动,安全永远是底线。比如驾驶员的古装不能影响操作方向盘、观察路况,主题装饰不能遮挡车内安全标识,只要守住这些,创新就没问题。 2. 用“黄蓉”“郭靖”等武侠形象,会侵权吗? 很多人好奇:用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会不会涉及版权问题?答案是“一般不会”。 首先,“黄蓉”“郭靖”属于经典文学形象,目前相关作品的部分版权已进入公有领域(不同作品版权保护期不同,需具体判断),且公交公司是用于公益性质的国庆特色服务,不是商业盈利(比如没靠“武侠形象”卖门票、做广告),属于“合理使用”。 其次,即便涉及版权,只要公交公司没恶意篡改形象、没损害原作品声誉,版权方通常不会追究。像这种传播城市文化、给游客带来快乐的活动,反而会获得正面认可。 3. 驾驶员参与变装,算“额外工作”吗? 姚玲玲和同事们扮古装开车,算不算加班?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需支付加班费或安排补休。但从事件来看,公交公司是“在一线工作框架内”开展活动,驾驶员的工作内容还是“开车、服务游客”,只是增加了“变装”元素,若没超出正常工作时间,不算额外加班;若占用了休息时间,则需按规定给予补偿。不过从姚玲玲的回应来看,他们是“自愿参与”,更像是用趣味方式完成本职工作,双方大概率已协商一致。 三、网友吵翻:这波“公交创新”,到底好在哪? “黄蓉开公交”的视频火了后,网友评论区一片沸腾,观点特别鲜明: 疯狂点赞派:这才是城市宣传的正确打开方式! “太会了!襄阳本来就是武侠名城,用‘黄蓉’公交带游客逛古城,既接地气又有文化感,比单纯的广告有意思多了!” “一线司机变装,没有明星架子,笑容特别真实,看了就想坐这班公交,为襄阳公交和司机师傅点赞!” 理性提醒派:好玩归好玩,安全别忘 “古装好看,但一定要注意别影响开车!比如袖子别太长,头饰别挡视线,安全第一才对。” “希望别只是‘国庆限定’,要是能长期保留,既能方便游客,也能成为襄阳的小名片,不过要记得定期维护主题装饰哦。” 结论:城市服务不用“端着”,有趣也能有温度 襄阳公交的“黄蓉巴士”能火,不是因为“变装”多惊艳,而是因为它把“严肃的公交服务”和“接地气的城市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一线驾驶员化身武侠人物,既没丢本职工作的专业性,又给游客带来了意外的快乐,还悄悄宣传了襄阳的古城特色。 其实不管是公交服务,还是其他城市管理,都不用“一板一眼”。只要守住“安全、合规”的底线,多一点创新、多一点趣味,就能让服务更有温度。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你的城市推出“主题公交”,比如“汉服主题”“动漫主题”,你会特意去坐吗?你觉得这种服务该长期保留,还是只做节日限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湖北襄阳国庆期间推出全国首辆“侠义主题”巴士,女公交司机姚玲玲扮成“黄蓉”开车,
笔尖下说法
2025-10-04 16:00:30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