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俄罗斯的铁矿,应该就是中国敢叫板澳大利亚的原因。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铁矿石储量290亿吨,世界第三。特别是中部富矿区可直接冶炼。从俄罗斯进口铁矿石,澳大利亚跟巴西就无法联手,美元结算,就给了俄罗斯继续扛造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这一次,巴西会配合中国,澳大利亚肯定得认栽。 从贸易数据看,2023年中国自澳进口铁矿石占比已从峰值的62%降至54%,同期自俄进口占比从3%升至8%,俄罗斯铁矿的补充直接削弱了澳大利亚的议价权。且俄矿平均品位达55%以上,较澳矿部分低品位矿更具冶炼成本优势,能帮助中国钢企降低每吨15-20元的加工成本,这对年粗钢产量超10亿吨的中国而言,经济效益显著。 巴西的配合并非偶然,2023年中巴铁矿石贸易额同比增长12%,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还专门为中国市场扩建了矿石运输专线,年运力提升至3.5亿吨。这种合作既让巴西获得稳定出口市场,也让中国在铁矿进口端形成“澳+巴+俄”的三角格局,避免单一依赖带来的供应链风险,进一步巩固议价主动权。 从结算体系看,2023年中俄铁矿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45%,较2021年提升28个百分点,这直接冲击了长期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铁矿石贸易体系。俄罗斯通过人民币结算获得稳定外汇收入,2023年其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升至19%,有效缓解了西方制裁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为“扛造”提供了切实金融支撑。 澳大利亚的“认栽”体现在价格让步上,2024年初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混合粉矿价格较2023年峰值下跌18%,且主动延长与中国钢企的长协合同期限至3年,打破此前每年议价的惯例。这背后是中国铁矿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成效,澳大利亚若不调整策略,其全球最大铁矿出口国的地位将进一步被稀释。 从整体来看,中国布局俄罗斯铁矿并非单纯的贸易行为,而是兼顾资源安全、成本控制与国际结算体系改革的多维度战略。这一举措既降低了对单一国家的资源依赖,又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在大宗商品领域的落地,更重塑了全球铁矿石贸易的格局,为其他资源进口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多元化路径。 在我看来,中国与俄罗斯的铁矿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互利共赢”的典型实践。它不仅让中国在资源安全上筑起“防护墙”,也为俄罗斯突破外部制裁提供了有效通道,更打破了传统资源贸易中的“垄断壁垒”。这种基于长远战略的合作,远比短期的价格博弈更有价值,也为全球资源贸易的公平化、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搞定了俄罗斯的铁矿,应该就是中国敢叫板澳大利亚的原因。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铁矿
小威武
2025-10-04 08:40:49
0
阅读: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