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一番话,让印度学者彻底破防。 印度学者纳伦达:“中国妄图称霸亚洲,我觉得这

凯凯在淄博 2025-10-04 06:13:00

高志凯一番话,让印度学者彻底破防。 印度学者纳伦达:“中国妄图称霸亚洲,我觉得这绝无可能……中国永远不会有真心朋友……” 我们来看看高志凯的回应: 第一、“中国并不是在寻求亚洲地区的单极化……”言下之意就是中国爱好和平,不会有称霸亚洲的野心,首先就驳斥了印度学者。 第二、“要论个人,我拿你当朋友,但是如果印度要是不拿中国当朋友,那么印度别想当上常任理事国……”至于理由,明眼人都知道那一票的威力! 高志凯的回应, 再次展现了中国外交话语的理性力量。 他没有陷入“称霸”的情绪之争,而是用150多个国家的共同选择,定义了21世纪的国际友谊。这位印度学者的言论,恰恰反映了某些国家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焦虑。 他们将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铁杆友谊, 污名化为“代理人关系”,却选择性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巴经济走廊催生的港口与电站,正切实改善着亿万民众的生活; 而印度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却时常因“势力范围”思维陷入困局,尤其是和巴基斯坦之间,今年5月份刚刚打了一场印巴冲突,印度在战争中损失了好几架“阵风”战机。 国际政治的真理从来不在话语陷阱里,印度学者的言论脱离了现实,他好像不知道真理在追求共同发展的成绩单上。 当雅万高铁穿梭在东南亚的椰林之间, 当中国的风电设备点亮哈萨克斯坦的牧场, 当泰国榴莲通过冷链直达中国餐桌——这些由共同利益编织的合作网络,比任何霸权叙事都更有说服力。 印度学者或许该思考: 为什么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能凝聚十五国共识,为什么从中东到太平洋,越来越多国家把发展机遇的选票投给中国,为什么这些年来,中国在科技、航天、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那么多、那么大? 因为中国提供的是共享的餐桌,而非独占的猎场,印度学者提出的所谓“称霸野心”,不过是旧霸权思维投射的幻影。 真正有意义值得称道的亚洲智慧, 正如航海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带来的成果, 不是炮声与战火而是瓷器与丝绸,今天穿越马六甲海峡的巨轮,依然延续着合作共赢的东方哲学——这条路或许让习惯了污蔑和争斗的人感到不适,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向,从来由历史滚滚前进的潮流决定。

0 阅读:303

猜你喜欢

凯凯在淄博

凯凯在淄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