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招季,一份高校非洲留学生的试卷直接看懵众人——水平低得连国内小学二年级都不如,这事儿能不引发热议吗? 网友的质疑戳中了痛点:学校到底图啥?是为了凑“国际化指标”硬拉人吗?要知道QS排名里“国际学生比例”占了国际化评分的5%,为了排名降低门槛也太本末倒置了。还是有中介捣鬼,靠“注水留学生”骗经费? 更让人揪心的是K签证刚落地,虽说它是给科技人才的,但要是管控跟不上,这种“混文凭”的乱象恐怕会更糟。国内学生苦读十几年挤独木桥,凭啥留学生就能搞特殊? 国际化从来不是“凑数游戏”,教育部早有规范要求留学生的语言和学术水平 。真要国际化,得招真人才,不是养“文凭过客”。 你觉得该怎么把好留学生质量关?评论区聊聊实在办法!
10年初级教师工资明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高。
【4评论】【1点赞】
zhengbin
应该取消所谓的国际化指标。国家繁荣富强了自然就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