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集体提款,这些牛股还香吗? 这波减持潮来得真是凶啊!国庆节前短短四天(9

袁绍八点 2025-10-03 22:46:37

大股东集体提款,这些牛股还香吗? 这波减持潮来得真是凶啊!国庆节前短短四天(9月27日至10月1日),就有上百家上市公司扎堆发公告,,大股东们像是约好了一样,纷纷亮出减持底牌。从半导体到光模块,从券商到高端制造,一堆年内翻倍的大牛股全在"跑路"名单里: 南亚新材 、 张江高科 、新易盛 这些今年暴涨两三倍的大牛股全在列。最夸张的是光模块龙头 新易盛 董事长一把套现41.81亿, 张江高科 大股东也一口气减持8.5亿,连互联网券商龙头 东方财富的董事长家人都组团转让股份。东方财富7月通过协议转让减持,9月30号又通过转让减持。减持就减持,非得拐弯抹角。咱们先看看这些公司有什么共同点:要么是光模块、光刻机这类科技风口上的公司,要么是券商这类周期股,今年普遍都是翻倍甚至三倍的涨幅,股东们这时候套现,水暖鸭先知的感觉啊。 之前同花顺完成减持,说是让渡市场机会,头一次听到大股东把减持说的这么高大上。实际上是低买高卖,赚了好几倍的差价,捡了便宜还卖乖。减持就是减持,但总归还要找一个体面的理由才行。 不过咱们也别一棒子打死。 中际旭创9月26日发布计划减持公告,未来三个月计划减持不超过550万股,占总股本的0.49%,相对于公司39.95亿半年利润和39.3%的毛利率来说不算伤筋动骨。再看新易盛 ,董事长套现40多亿,是半年度净利润后一倍多,这类高增长赛道龙头的减持更需要结合行业景气度判断。倒是 南亚新材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公司得警惕,上半年毛利率才11.5%,搞减持容易引发基本面质疑。 对于普通投资者,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别看见减持公告就急吼吼割肉,先看几个关键数据:像 张江高科上半年经营现金流-9.3亿却忙着减持,这种明显缺钱的公司就得当心。手里有筹码的可以看看减持比例,像 中际旭创 这种减持不到1%的,可能只是正常资金周转。更要关注减持价格, 东方财富 转让价可能要比市价折让,这时候就别跟着去凑热闹了。记住,大股东跑路不一定代表公司要垮,但密集减持至少说明现在股价可能不便宜了,咱们与其跟风操作,不如研究下三季报预告,看看这些公司的高增长故事还能不能继续讲下去。 在A股冲破3800点的高位阶段,大股东密集减持更像"收割信仰税"。这种规模的资金抽血对市场流动性构成隐性压力。 大股东加大减持是牛市的一道风景,每当产业资本与二级市场出现估值鸿沟时,大股东的减持镰刀便会悄然举起。当下的减持潮更像一套精密的利益收割体系:企业家从“造钟人”变成“报时者”,产业资本从“蓄水池”退化为“抽水机”。 以2025年为例,近千家上市公司股东套现超3300亿,其中半导体、光模块等科技赛道占据半壁江山。这些公司大多具备三大特征:半年报净利润增速超200%、估值PE突破60倍、现金流与市值严重倒挂。比如某光模块企业董事长单笔减持41.81亿,相当于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的107%,而企业账上货币资金仅有29亿。这种“掏空式套现”本质上是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兑换成私人财富的硬通货。 更值得警惕的是减持策略的“技术升级”。利用“股权转让”“询价交易”等合规手段降低市场敏感度,实则转移定价权至大宗交易通道。据统计,2025年通过大宗完成的减持金额占比升至63%,接盘方锁定期结束后集中抛售,导致中小投资者承担二次抛压。 巴菲特曾说:“厨房里的蟑螂永远不止一只。”当大股东们集体学习“蚂蚁搬家”式的财富转移术,资本市场便从价值创造的沃土,沦为利益收割的猎场。

0 阅读:2018

评论列表

用户27xxx52

用户27xxx52

16
2025-10-04 15:31

股价炒到高位减持不是很正常吗?而且减持的人一般都是理性的!但是A股从来不理性!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左江科技这个股票吧!当年亏损股票里的明星,炒到100的时候,有人喊高了是垃圾爆炒,最后庄家硬生生扛着压力拉到300多!说明股票投机从来都是反人性的,大多时候炒股炒的不是没在价值,炒的是人心的贪婪程度!只要还有人认为他有价值他就会一直涨!不信打个赌,目前半导体处于历史高位了,我认为它还能涨一倍,后面这一倍涨幅,就像当年左江科技从100多涨到300多那一段一样道理!

东山

东山

15
2025-10-04 10:00

这不是法规允许的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大鹏

大鹏

2
2025-10-04 13:01

拉高,财务造假的动力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