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

丹青自由的翅膀 2025-10-03 13:55:26

万万没想到 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国输送170万吨石油。要知道,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油田集中在里海沿岸,通过“友谊”管道运到欧洲,每桶成本才5-7美元,比运到中国便宜近一半,加上欧洲市场油价长期比亚洲每桶高出3-5美元,里外里一算,每年多赚十几二十亿美元真不是小数。 2022 年他们总共出口 6520 万吨石油,意大利一家就拿走 1820 万吨,荷兰也分走 610 万吨,而咱们全年拿到的份额,常年就在 7% 左右徘徊,说起来都让人觉得可惜。 更关键的是,这次给德国的 170 万吨,比 2024 年计划的 140 万吨还多了 30 万吨,前十个月就已经送了 120 万吨,这增速简直是踩着油门往前冲,完全没给市场反应的时间,不是突然是什么? 这背后最核心的还是钱的事儿,咱们普通人都知道买东西看成本看差价,哈萨克斯坦算得比谁都精。 他们的油田大多在西部里海沿岸,像田吉兹、卡沙甘油田这些主力油田,离欧洲虽远,可运输成本反而低得惊人。 通过苏联时期就建好的 “友谊” 管道,再转海运到欧洲,每桶成本也就 15 到 18 美元。可要是运到中国呢? 那可就难了,得从西边翻 3000 多公里到东边,一路上要过天山山脉,翻海拔几千米的关口,还得跨 46 条河流,光那条 2006 年建成的中哈原油管道,前期勘探就花了两年,施工时还要对付常年冻土和汛期,建成后维护更是费钱 —— 高海拔让泵站耗电噌噌涨,低温还让原油变稠流不动,最后算下来每桶成本接近 30 美元,比运到欧洲贵了一倍还多。 成本差只是一方面,卖价上欧洲还更给力。欧洲工业发达,炼油厂就认哈萨克斯坦的中质原油,出油率高还适配工艺,愿意出高价买;反观亚洲市场,沙特、俄罗斯、安哥拉都在抢生意,动不动就打价格战,哈萨克斯坦的油想卖上价根本不容易。 这么一倒腾,每桶油运到欧洲比运到中国,成本能省 12 到 15 美元,卖价还能多赚 3 到 5 美元,里外里每桶就多赚将近 20 美元。 就按 170 万吨算,折合下来差不多 1241 万桶,这一下就能多赚两亿多美元,要是算上全年对欧洲的总出口量,每年多赚十几二十亿美元真不是吹的,这笔账谁看了不心动? 有人可能会问,就为了这点差价,犯得着舍近求远吗?这就不光是钱的事儿了,还有历史和地缘的老底子在里头。 哈萨克斯坦以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年的石油管道全是朝着欧洲修的,解体后直接继承了这套现成的体系,不用再花大价钱建新管道。 “友谊” 管道现在还承担着他们 70% 的石油外运量,支线能通到 12 个欧洲国家,比新建管道往中国运省了太多事。 而且欧洲市场成熟,付款靠谱,2020 年的时候,他们产量 8570 万吨,6850 万吨都卖给了欧洲,占比高达 84.7%,这么多年的合作下来,早就形成了依赖。 不过这里头也有风险,比如向西的管道大多要经过俄罗斯,2022 年俄乌冲突的时候,里海的输油管道就断过两次,哈萨克斯坦出口立马就受了影响,这才着急找备用路线,用油轮经里海往阿塞拜疆运,再转管道去地中海。 可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没把宝压在中国身上,反而继续加码欧洲,说到底还是利益太诱人。德国作为欧洲工业的龙头,自从北溪管道出问题后,一直急着找俄罗斯石油的替代品,哈萨克斯坦这时候送上门,简直是瞌睡遇上了枕头,双方一拍即合。 2024 年前八个月,哈萨克斯坦已经给德国送了 99 万多吨,年底就完成了 140 万吨的目标,2025 年直接加到 170 万吨,这合作势头根本挡不住。 咱们再说说中哈之间的情况,其实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两国就签了石油合作协议,2013 年的时候对华出口总价值还达到 100.9 亿美元,可后来一路跌到不足 10 亿美元,原油贸易常年在 8 到 11 亿美元打转,再也回不到巅峰了。 不是咱们不要,是人家有更赚钱的路子。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法里早就规定了外资有优先购买权,里海管道财团里,俄罗斯占 31% 股份,美国雪佛龙占 15%,美孚占 7.5%,欧美资本话语权大,自然能拿到更多油,咱们能分到的份额就少得可怜了。 说真的,哈萨克斯坦这步棋虽然突然,但细想全是算计。一边靠着苏联留下的老管道省成本,一边借着欧洲缺油的机会卖高价,既赚了钱,又稳住了和欧美、俄罗斯的关系,把 “平衡术” 玩得明明白白。 可咱们看着也挺不是滋味,明明是邻居,却眼睁睁看着他们把便宜让给了远在天边的欧洲。不过话说回来,做生意终究是看利益,哈萨克斯坦这波操作,虽然让人没想到,但从他们的角度算,确实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这 “舍近求远” 的选择,终究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丹青自由的翅膀

丹青自由的翅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