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鸡排哥榨得太干净了#【南都快评:不要把“鸡排哥”榨得太干净了】#不要让鸡排哥的反应成为表演#今年国庆假期最忙的那拨人里面,“鸡排哥”肯定算一个。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鸡排哥”近期因为“脱口秀式”的售卖语录而爆红,适逢国庆假期,大批游客前往景德镇“鸡排哥”摊位前排队买鸡排,为此,“鸡排哥”加班加点营业,这也让他显得十分疲惫,甚至因不说话被指“没有情绪价值了”。但休息片刻后,“鸡排哥”又满血复活,开始爆金句:“其实我的操作是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我并不是炸鸡排本身,而是把它当成我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去做。”
“鸡排哥”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提供的情绪价值。一块鸡排无比寻常,但若与幽默的回应、恰到好处的“译制腔”和人情味十足的服务结合在一起,就成了“王炸”。在人心日益疏离的今天,一份来自鸡排摊主的关怀和逗乐显得弥足珍贵。人们起初关注他、喜爱他,为的也就是这份鸡排之外的轻松和愉悦,因此,不管是在网络中关注,还是实地前往线下希望与他互动,大家对他抱有情绪价值的期待再正常不过。
然而,过度的期待必然带来高压。即便“鸡排哥”调动了“鸡排家族”的力量,也难抵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站在摊位后面的“鸡排哥”不是铁打的,他有血有肉,会有身体的疲累,会有精神的松懈,也会有累到说不出话的时候,要求一个普通劳动者每时每刻保持高亢饱满的热情不合理更不现实。将劳动者的情绪和态度视为永不枯竭的资源,是一种反人性的情感压榨。况且,情绪劳动对身体带来的消耗并不低于体力劳动,“情绪过劳”更会产生情感枯竭、去人格化、职业倦怠等严重后果。
“鸡排哥”之所以能赢得人心,关键在于他产出的金句和关怀都发自本心、至真至诚。回想一下,你去许多饭店消费时,服务员都会给出语调高昂的欢迎语、黄金笑容曲线和90度鞠躬,但他们本人和这家饭店会因此得到你的特别关注吗?不会,人的感知力能敏锐地区分真诚与流程。不管“鸡排哥”流露出的是热情还是沉默,都源于他的本心,不要让“鸡排哥”的反应成为表演,为的不只是他,也是为了守护我们每个人内心对“真”的追求。#有网友3年前预测鸡排哥将成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