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防长别洛乌索夫与朝鲜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3 05:35:46

就在刚刚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防长别洛乌索夫与朝鲜国防相努光铁在莫斯科共同为《盟友·朝鲜战士》雕塑揭幕,致敬二战中朝鲜游击队与苏联红军的并肩作战。 你可能不知道,这雕塑里刻着的,可不是虚头巴脑的交情,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生死局。雕塑立在莫斯科郊外的爱国者公园,那地方藏着俄罗斯的军事记忆,选在这揭幕,本身就是种态度。而雕像背后的故事,得从一个叫李哲的朝鲜青年说起。 1939年,19岁的李哲从朝鲜咸镜北道逃到中国东北,日军的刺刀挑了他家的茅草屋,父母临终前塞给他半块烤土豆,让他“跟着扛红旗的人走”。他辗转加入东北抗联教导旅——也就是后来的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88旅,成了金日成麾下的一名战士。那时候这支部队里,朝鲜籍战士占了近一半,他们穿苏联军装,学俄语口令,却在胸口缝着用汉字写的家乡名字,就怕死了没人认得出。 李哲的苏联战友叫瓦西里,是个来自莫斯科的车工,两人在西伯利亚的雪地里一起练匍匐,冻得手指粘在枪托上,一撕就是块皮。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打响,这支部队被调往苏德前线,李哲成了侦察兵,每次出发前瓦西里都给他塞块黑面包,说“你得活着回来教我写朝鲜字”。有次侦察时他们被德军发现,李哲替瓦西里挡了颗子弹,伤口在胳膊上,至今那雕塑的朝鲜战士胳膊上,还隐约能看到类似的疤痕。 1945年8月更让人难忘。百万苏联红军横扫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李哲所在的部队跟着打回朝鲜半岛北部。他在平壤街头看到一个穿破衣服的小孩,攥着和他当年一样的半块土豆,突然想起父母,蹲在地上哭了。瓦西里拍着他的肩膀,用刚学会的朝鲜话说“以后这里再也没有刺刀了”。那场战役里,光是88旅的朝鲜战士就牺牲了37人,他们的名字后来刻在了苏联的烈士纪念碑上,只是当时没人想到,几十年后两国会专门为这份情谊再立雕像。 别洛乌索夫在揭幕时说这是“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这话没掺假,但细品品,又不止是说历史。努光铁这次访俄带着军工领域的行家身份,他在致辞里提“全力支持俄罗斯维护主权”,话里的分量懂的都懂。要知道,苏联解体后俄朝关系冷了好多年,朝鲜缺的石油、机械断了供,俄罗斯在东方少了支点,直到近些年双方才又热络起来,2024年更是恢复了类似军事同盟的合作。 现在把这雕像立在爱国者公园——俄罗斯陆军节当天揭幕,选的日子和地点都藏着心思。表面是缅怀李哲和瓦西里们的牺牲,实际上是把“老盟友”的牌子亮出来给全世界看。那些说“历史早该翻篇”的人忘了,对国家而言,老交情从来都是当下合作的底气。就像雕塑里朝鲜战士和苏联红军并肩的姿势,80年前是为了打垮侵略者,80年后,这姿势里藏着新的战略分量。 有人说这是“借历史搞联盟”,可要是没有当年真刀真枪的交情,现在想借也借不动。李哲后来留在朝鲜,1991年苏联解体时,他特意让儿子去俄罗斯找瓦西里的后人,把当年瓦西里给的黑面包袋送了过去。那袋子早就磨破了边,却比任何条约都更能说明问题:有些情谊,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的。 这雕像揭幕不是结束,更像个信号。它在说,那些一起流过血的盟友,从来不会真的走远。只是希望这份从战火里生出来的情谊,这次能多些和平的温度,少些对抗的意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6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