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得知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10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和乌克兰武装部队总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3 05:35:40

刚刚得知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10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和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时发声,前者说控制了新居民点还炸了乌军无人机车队,后者称击退进攻并击落数十架俄无人机。 两边都说自己赢了。战场上永远各说各话。谁都不会承认自己吃亏。 这哪是单纯报战况,分明是打给不同人看的“宣传牌”——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早就不只是地面上的攻防,更是场拼叙事、拼士气的信息战,谁先认“亏”谁就输了半程。 俄罗斯国防部喊“控制新居民点”,藏着自己的算盘。10月1日当天,欧盟刚敲定给乌克兰40亿欧元援助,其中20亿专门砸向无人机生产,美国更是松口要提供能源设施情报,帮乌军精准打击俄炼油厂。这种时候,俄军必须拿出“地盘在扩大”的实据,既稳住国内对长期战争的耐心,也对冲西方加码援乌带来的压力。毕竟前一天,俄苏霍多尔纳亚油泵站刚被乌军无人机炸起火,炼油产能损失快到40%,已经要考虑进口汽油救急,再不晒点“战果”,舆论上只会更被动。 乌克兰喊“击退进攻”,更像是给盟友递“成绩单”。基辅太清楚,欧盟内部对援乌已经出现分歧,法国、意大利都反对用冻结的俄资产给乌放贷,能不能拿到后续援助,全看“战场有进展”的证明。所以哪怕9月刚下了“封口令”,禁止民间发士兵失踪的寻人帖,也要高调宣称“击落数十架无人机”。这种叙事里藏着潜台词:你们的援助没白费,我们还能打。 更有意思的是双方说法里的“信息盲区”。俄军只说炸了无人机车队,不提当天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被乌军包围3个据点,损失超3000人;乌军夸口击退进攻,却绝口不提自己无人机袭击俄本土时,有近半被拦截。这根本不是“报喜不报忧”那么简单,是刻意裁剪事实构建认知——就像西方媒体报道时,把乌军跨境袭击叫“战略反攻”,俄军同样动作就叫“焦土政策”,全看立场怎么说。 普通观众被这些“胜利宣言”绕得晕头转向,可前线士兵的家属最清楚真相有多模糊。乌克兰志愿者在社交平台删光了失踪士兵的寻人信息,怕被说“制造恐慌”;俄罗斯家庭也只能从零星消息里拼凑亲人下落,官方从未公开过详细战损。那些被过滤掉的伤亡、失踪,才是比“谁赢了”更沉重的答案。 说到底,俄乌这种“双重胜利”的宣称,早成了战争标配。对俄军,是“守住地盘就是赢”;对乌军,是“没溃败就是进”。可战争的胜负从不是靠嘴说的——当俄罗斯要靠进口汽油维持民生,当乌克兰要靠欧盟的无人机钱续战,真正的天平早藏在这些被双方刻意回避的细节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