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3岁小伙新婚夜对妻子说:“婚后我不管做啥事,都要支持我。”谁知,婚后他却宅在家里,大门不迈,分文未挣,女人白天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做家务带孩子,十几年毫无怨言,妻子:他打工是对才华的浪费! 那年她23岁,叫付爱娇。刚过门的晚上,丈夫熊庆华搂着她,语气认真得像在宣誓。她笑了笑,没太当回事。 她以为他是说说而已,男人嘛,总想着做点大事。可很快,她发现,他是真的“干啥都不干”。 不是他不动,是他只动笔。每天窝在家画画,连村口都懒得走出去一步。 日子穷得叮当响,她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来还得做饭、洗衣、带孩子。 他不吭声,不解释,也不觉得愧疚。别人劝她,“赶紧让他出去打工养家!”她只说一句话:“他打工,是浪费才华。” 你可能想问,他有多大才华?说实话,那时候,真没人信他能画出什么名堂。 熊庆华1976年生在湖北仙桃通海口镇,家里种田的,没啥文化,也没啥背景。 他6岁就开始拿粉笔在墙上涂鸦,画的都是连环画里的英雄人物。 初中时画得还算像,美术老师常夸他,可文化课一塌糊涂。16岁那年,考啥挂啥,自己也受不了了,索性辍学。 一辍学,他就开始画画。不是上课那种,他是自己瞎画。 白天干农活,晚上点煤油灯画到半夜。有时候还骑上破自行车,颠簸40多公里,跑到市里找书店翻画册、抄笔记。 村里人看他这样,都笑他“种田种傻了”,说他不务正业、画不来饭吃。 他爸妈也头疼。家里就他一个儿子,盼着他成家立业,可他整天窝在屋里,连个正经工都不上。 可奇怪的是,他们没动手打过他,反而还偷偷给他买过颜料和纸。 1999年,他结婚了。家里穷得连婚纱照都拍不起,他干脆给老婆画了一幅巨幅婚纱画像,挂在卧室墙上。 她看着画像笑了半天,说:“你行不行啊?”他说:“你信我,咱迟早能混出点样。” 可现实不是靠信就能撑下去的。 孩子出生后,家里开销大了。2003年,老婆咬咬牙去了深圳打工。他心里不是滋味,干脆也跟着去了。 找了份手表厂的活,专门清洗表壳毛料。干了一天,他只清了200多个,别人都是他三四倍。他自尊心挂不住,第三天一早,啥话也没说,扔下工牌就走了。 他回了老家,继续画画。 村里人都说他不行。有人说他懒,有人说他傻。可老婆从来不抱怨。她一个人在外打工,寄钱回家,还给他买画布买颜料。 她也试过劝他,最狠的一次,说:“你能不能坚持一年,咱一起回来。”可看着他一脸不服输的样子,她心软了。 2006年,他第二次咬牙去了深圳,这次不是打工,是带着几十幅画,找机会。 到了大芬村,画廊老板翻了翻他的作品,撇撇嘴说:“你这画的是啥?”他说不出话来,揣着画卷灰溜溜又回了家。这次,他整整一个月没碰画笔。 但他没放弃。继续画。送奶、干活、扫地,啥都做,就是为了能画。画完一幅,他自己都不满意,就撕了重来。 2009年春节前,一位老同学雷才兵回老家过年,顺道来他家串门。看到他屋里挂的画,当场愣住了。 “你这些画……你画的?”他点点头。雷才兵是搞设计的,眼睛毒。他用数码相机拍了几张,一回深圳就发到了天涯、猫扑等论坛。 两个月后,网络炸了。 “这谁啊?”、“农民画家?”、“这风格太魔性了吧!”……评论一条接一条。他的画,第一次被这么多人看到。 2010年,雷才兵帮他联系卖画。他卖出了人生第一批画作,5幅画,5000块钱。 那一刻,他哭了。他说:“原来我这十几年,不是白画的。” 后来,策展人郭宇宽从北京赶来,专程找他,掏钱买画,还签了合约,每月一幅画,工资5000元。他终于不用再靠老婆寄钱过日子。 2015年,他在北京798办了人生第一场个展,名字叫《虔诚热烈的艺术精神》。 那年,他39岁。 再后来,画一幅能卖几万,最贵的甚至卖到12万。他签了艺术机构,每年保底收入30万。 别人劝他搬去北京,他说啥都不肯。他说:“我这画,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离了村子,我画不出来。” 如今,他在老家建了自己的画室,还开了美术馆,50多幅画常年展出,参观人数破了5万。 他没买车,也不爱出门,天天窝在画室,早上七点起,晚上十点才收工。空闲就拍照、玩无人机、做木工。他说,画画是游戏,不是任务。 可要不是那个新婚夜,他老婆点了头,他可能早就放弃了。
“太放得开了!”浙江绍兴,一家小饭店里,丈夫的前妻,在后厨炖肉,现任妻子,则在
【134评论】【1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