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前线每公里只有350人,连站岗都不够。 ” 这仗还怎么打? 最新北约情报把底牌掀了:1000公里战线,俄军撒下去35—40万合同兵,平均一公里就一个半班。 现代战争教科书说每公里至少得堆1000人,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兵力薄,炮弹更薄。152mm大口径库存只够4个月高强度挥霍,坦克月产20辆,还不够一个营。 T-62老爷车又被拖出来,炮塔上焊块铁板就当反应装甲,看着都替士兵捏汗。 乌军那边画风完全不同。 ATACMS导弹一到,165公里内俄后方指挥所、弹药库说炸就炸;星链2.0把战场刷成高清直播,情报更新两小时一轮,俄军还在用6小时前的地图。 装备代差肉眼可见:豹2、挑战者2齐上阵,俄军坦克却越打越老。 更尴尬的是认知战。 乌军“数字转型部”把TikTok、Telegram当成炮兵用,日均推送是俄方的三倍;俄军发言人还在念通稿,年轻人早划走了。 国际援助的走向,就这样被点赞和转发悄悄决定。 仗打到这份上,不是谁更勇,是谁更快学会新玩法。 俄军还在用机械化思维打信息化战争,乌军则靠北约外挂拼命补课。 两边都累,却都不敢先眨眼——僵局继续,消耗升级,冬天又来了,谁先断粮,谁先眨眼。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11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