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开战,美国的第一击,不会是航母,也不是导弹,而是直奔中国的“眼睛”——北斗系统。但问题是:美国真能打掉北斗,中国导弹会不会就变成无头苍蝇?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说,美国想打北斗的主意,确实是盯上了咱们最关键的“战场眼睛”,可真要动手才会发现,这30颗卫星组成的防御网,比想象中难啃多了。 先看这卫星布局,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像钉子一样钉在头顶,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走“8”字轨迹扫过关键区域,24颗中圆轨道卫星分成三个轨道面绕地球狂奔,这种排布可不是随便设计的,相当于在天上布了三层哨卡,每层都有交叉掩护,想一次性全端掉简直是做梦。 更别说北斗三号系统早就在每个轨道面预留了备份卫星,现在每个轨道面都快凑齐10颗了,就算被打掉一两颗,剩下的立马就能补位,这冗余设计比家里备着好几把钥匙还稳妥。 再说说卫星本身的“抗揍”本事,这些卫星都穿了“防辐射铠甲”——吸波材料做的外壳,内部元件全是抗辐射加固的,就算美国用电磁脉冲武器炸过来,顶多晃一晃,照样能发信号。2007年咱们就试过反卫星技术,用火箭把865公里高的报废卫星撞成3000多片,这手艺跟美国比一点不逊色,他们要是敢动北斗,咱手里的反制武器也能让GPS卫星吃不了兜着走。 美国自己也清楚,太空轨道就那么点地方,炸卫星产生的碎片会像地雷一样飘在天上,不光砸咱们的卫星,他们自己的空间站和GPS卫星也得躲着走,这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算真有几颗卫星被打掉,导弹也绝不可能变成无头苍蝇,这里面的门道全在制导技术的搭配上。就说东风-21D反舰导弹,1500公里的射程要飞10分钟,要是光靠惯性制导,飞完全程误差能有几百米,想打移动的航母跟瞎蒙差不多。 但有了北斗就不一样了,在200公里高空的时候,导弹就能接收北斗的实时修正信号,把轨迹掰回正轨,到了70公里的末段再开末端雷达扫目标,最后误差能压到20米以内,这精度比狙击手打靶还准。 东风-41更不用说,洲际射程上万公里,要是没北斗修正,惯性制导的误差能扩散到几公里,有了北斗帮忙,误差直接缩到几十米,正好能命中导弹发射井这类点状目标。 而且咱们早留了后手,惯性制导只是基础,还搭配了地面无线电导航站做辅助,关键区域的定位根本不愁。北斗独有的短报文功能更是个宝贝,就算导航信号弱了,导弹还能通过这个功能接收地面传来的目标坐标,这就相当于给导弹装了个“备用对讲机”。 当年巴基斯坦洪灾的时候,救援队就是靠北斗短报文在没信号的地方传递信息,这本事用到战场上,就算卫星被干扰,指挥指令照样能传达到导弹上。更别提咱们还有量子导航这类黑科技在实验室里憋着,虽然没大规模用,但厘米级的精度摆在哪儿,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完全能顶上去。 美国自己也试过干扰导航系统的苦头,1999年科索沃战争,有人用简单的干扰器就让美军GPS导弹偏了航,这事儿让他们记了好多年。可北斗的抗干扰能力比早期GPS强太多,全球监测评估系统24小时盯着信号,一旦有干扰就立马切换频段,跟玩捉迷藏似的让对方抓不着。 2021年咱们的军事演习里,就成功干扰过模拟的敌方导航信号,这手段成本低效果好,美国要是敢来撩拨,咱们也能让他们的GPS失灵,到时候他们的航母和导弹照样找不到北。 更有意思的是,北斗现在服务着130多个国家,非洲的农民用它种地,东南亚的渔船用它导航,美国要是真敢动手,相当于断了全世界的导航服务,经济损失得按万亿算,国际上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了。 再说他们打卫星的成本也高得吓人,一枚标准-3反卫星导弹就得几百万美元,想打下来30颗,光弹药钱就够喝一壶的,可咱们的快舟火箭补一颗卫星才多少钱?2020年最后一颗北斗卫星从决策到发射才用了48小时,这速度比美国造导弹还快,简直是“打得起、补得快”的典范。 这么算下来,美国想靠打北斗来让中国导弹失灵,纯属想多了。30颗卫星的三层布局、自带的抗辐射装甲、随叫随到的补星火箭,再加上导弹本身的复合制导手段,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别说打不掉北斗,就算打掉几颗,导弹该命中目标照样命中。 真要开战,美国要是真敢先动北斗,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GPS先失灵了,航母还被东风导弹盯上了,这赔本买卖他们未必敢做。
终于明白歼10C为何不好卖出去了?这是因为不少国家在等待土耳其仿制的歼10C。
【1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10
这小编可恶,你这是在提醒美国吗?
光中晨琴
中国应评估没有北斗时及没有GPS和北斗时间局势,以及评估无电力、无网络、无计算机时代的战斗模式
寒江独钓客
相互啊!且不说丑国能不能打掉北斗,东大肯定是有打掉GPS能力的,而且有同时击毁美国亚太军事基地的能力,届时,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