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三度掌舵华为:从会计到“当家人”,32年她把财务做成了华为的“定海神针” 刷到华为官宣的那一刻,我手里的咖啡都忘了喝——孟晚舟又要挑大梁了!这是她第三次接过轮值董事长的担子,从今天到明年3月,整整半年,这个在华为干了32年的“老兵”,要再次扛下千亿帝国的日常经营。 说起来,孟晚舟从来不是什么“含着金汤匙”的人。1993年刚进华为时,她就是个普通的基层会计,每天对着堆积如山的账本核对数字,连办公室的角落都还没捂热。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后,她会三次站在公司的最高决策层? 最让我佩服的,是她把“管钱”这件事,做成了华为的核心竞争力。2003年那阵,华为刚拓展海外市场,各地财务体系乱得像一团麻,她主动牵头统一架构,推着IFS变革一点点落地。那时候她天天泡在分公司,跟财务员一起对账,连一张报销单的漏洞都不肯放过。也是从那时候起,“精细化管账”成了华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2014年的“数出一孔”改革更绝。当时公司数据散在各个部门,想用的时候调不出来,她拍板搞数据整合,熬了无数个通宵梳理流程,硬是把零散的数据变成了能支撑战略的“宝贝”。后来有人问她,这么难的事怎么坚持下来的?她笑着说:“财务不是守着账本,是要给公司找一条更稳的路。” 再到后来搞财经数字化,她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建风控模型、搭AI决策系统,连“无接触风控”这种新鲜词,都是她带着团队一点点试出来的。现在华为的财经团队在全球都有名,不管是海外市场的资金调配,还是突发风险的应对,都能快准稳地拿下——这背后,全是她三十多年磨出来的硬功夫。 有人总好奇,她和任正非的父女关系会不会影响工作?但事实是,任正非管长远战略,她抓当下经营,分工清清楚楚。去年华为手机业务冲刺高端市场,她牵头优化预算分配,把钱花在研发和供应链的刀刃上,硬是帮终端部门啃下了硬骨头。这种“各司其职又彼此支撑”的默契,比任何“父女档”的噱头都更让人安心。 这次她上任,正好赶上四季度攻坚期,年度目标要收尾,明年预算要定调,外面还有各种市场压力。但我一点都不担心——毕竟这个从基层走出来,见过账本里的每一个数字,扛过改革中的每一次难题的人,早就用三十年的时间证明:她不仅懂财务,更懂华为要走的路。 看着孟晚舟的经历,我总想起一句话: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不知道这次半年任期,她又会给华为带来哪些新惊喜?你们觉得,她能带领华为打赢这场“年终冲刺战”吗?评论区咱们聊聊!
卧槽!华为光刻机迎来重大突破!无需多言!华为又在闷声干大事!
【1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