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难看了!2024年,一女子花2760买了两张演唱会门票,可因外公突然去世,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01 14:48:55

吃相太难看了!2024年,一女子花2760买了两张演唱会门票,可因外公突然去世,需要赶回老家奔丧,无法正常去看演唱会,就联系平台想要退票,不料,竟被要求证明“外公是外公”,甚至提交多份证明仍无法退,事后平台回应了。 一张期待已久的演唱会门票,怎么就成了一场糟心挑战的开端?最近,好几位朋友都碰上了这种事,家里长辈突然病危住进ICU,甚至不幸离世,两张加起来2760元的票,想退款却难如登天。 这根本不是退一张票那么简单,而是一头扎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责任迷宫”。 迷宫的第一堵墙,就是让你“证明你的悲伤”。平台的要求简直能把人逼疯,除了要医院盖章的诊断书、病危通知书、缴费单,居然还冒出“怎么证明你外公是你外公”这种灵魂拷问。 一个人正在经历家庭巨变,心力交瘁的时候,还要去跑断腿准备这些冰冷的材料。这已经不是在审核,而是在用一套程序化的流程,劝退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把一个本该充满同理心的请求,变成了一场证据竞赛。 就算你翻过了这堵高墙,等着你的是第二关:一场平台和主办方之间精彩的“乒乓球赛”。平台的客服会告诉你,这事儿他们说了不算,得主办方点头才行。那个驳回申请或者只退80%的结果,都是主办方的意思。 可笑的是,当你找到主办方,听到的却是另一个版本。人家说票务问题都归平台管,有时候平台压根就没把消费者的退票申请递过来。一个完美的闭环就此形成,你的诉求在两边来回弹,就是落不了地,维权的力气全耗在这无尽的扯皮里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购票须知里明明写着“不可抗力可全额退票”,这本该是消费者的救命稻草,结果却成了一个陷阱。有律师就说了,像这种家人病危的突发状况,在消费合同里就应该被理解为“不可抗力”。 可平台的客服呢?他们不承认也不否认,就一句话:“您先把材料交上来试试。”就因为这个模糊的态度,很多人可能错过了那个扣点手续费的常规退票时间,最后两头落空。条款里的“全额”和平台嘴里的“八成”,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说到底,这个迷宫唯一的出口,好像并不在迷宫内部。几起事件的结局出奇地一致:一旦媒体介入,事情就光速解决了。之前还在百般推脱的平台,立刻道歉并全额退款。 这说明什么?这套系统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逃避责任。想要真正走出迷宫,不能总靠个例的舆论胜利,而是需要整个行业建立起一套更清晰、更有人情味的规则,别再让消费者的正当权利,总得靠“闹大”才能实现。 信息来源:2760元买演唱会门票因亲人病危无法到场,为何一波三折才退票成功 2024-07-16 07:42·环球网

0 阅读:57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