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站在被告席上的明珍珍再也不装了,别看她眼神里还透着狠厉,但她的眼泪不

文人学社 2025-10-01 11:56:39

9月29日,站在被告席上的明珍珍再也不装了,别看她眼神里还透着狠厉,但她的眼泪不会撒谎,听到死刑两个字后,她肉眼可见的慌张,她这次是真怕了。 这场横跨中缅两国的司法审判,不仅终结了一个盘踞多年的犯罪团伙,更彰显了中国司法对跨境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为无数受害者讨回了公道。 明珍珍的慌张,源于铁证如山的犯罪事实。 作为缅北果敢 “四大家族” 之一明家犯罪集团的核心成员,她的名字与一系列严重犯罪紧密相连。 自 2015 年起,明家依托在果敢地区的影响力和武装力量,先后设立卧虎山庄、路易国际等多个园区,招揽电诈 “金主” 入驻。 这些园区高峰时期聚集近万名涉诈人员,专门针对中国公民实施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活动,涉赌诈资金累计超过 100 亿元。 明珍珍在集团中负责园区管理与资金流转,是维系犯罪网络运转的关键环节。 案件的侦破历经长期跨区域协作。2023 年 10 月,明家为阻止涉诈人员被移交中国,在转移藏匿过程中下令武装人员开枪,造成 4 人死亡、4 人受伤。 这一事件加速了案件侦破进程,当年 11 月 12 日,浙江温州公安机关对明学昌、明珍珍等 4 人公开悬赏通缉。 经过多方努力,涉案人员陆续落网,2024 年 12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包括明珍珍在内的 39 人提起公诉,明确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故意杀人罪等多项罪名。 庭审现场的细节勾勒出案件全貌。 法庭审理查明,明家犯罪集团不仅实施电信诈骗,还涉及开设赌场、贩卖毒品、组织卖淫等犯罪活动。 为维持控制,集团对试图逃跑或不服从管理的涉诈人员使用暴力,累计造成 10 人死亡、2 人受伤。 明珍珍在庭审初期始终保持沉默,面对证据时偶尔流露抵触情绪,但当公诉人宣读伤亡者名单与资金流向证据时,她的身体出现细微颤抖,手指不自觉蜷缩。 宣判时刻的反应成为焦点。当法官念出 “明珍珍犯诈骗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时,她的肩膀猛地垮塌,眼泪冲破防线滚落。 此前庭审中一直紧绷的嘴角开始抽搐,双手紧紧抓住被告席栏杆,视线慌乱地在法庭内扫过,与往日庭审中那种故作镇定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刻,犯罪集团曾经的嚣张气焰彻底消散,只剩下对法律制裁的恐惧。 与明珍珍一同接受宣判的还有 38 名涉案人员。 法院最终对明国平、明珍珍等 11 人判处死刑,5 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1 人判处无期徒刑,其余 12 人判处五年至二十四年不等有期徒刑,同时依法判处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附加刑。 160 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群众旁听宣判,见证这一正义时刻。 案件的审理过程体现了严格的法律适用。检察机关指出,尽管部分犯罪行为发生在缅甸,但因受害者多为中国公民,根据刑法属地管辖原则,中国依法具有管辖权。 对于集团涉及的贩卖毒品犯罪,依据我国缔结的国际公约及刑法普遍管辖规定,司法机关依法履行国际义务展开追诉。 这种管辖认定,为打击跨境犯罪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 判决生效后,相关涉案财产处置与受害者救济工作同步推进。 司法机关已开始对查封、扣押的涉案资金与资产进行梳理,将按规定用于退赔受害者损失。多地公安机关设立专门窗口,接收受害者登记信息,确保退赔工作有序开展。 这些后续举措,让法律制裁不仅停留在定罪量刑层面,更延伸到权益保障的实际环节。 明珍珍的眼泪,不是忏悔的证明,却是法治力量的见证。 从缅北的犯罪据点到法院的被告席,从嚣张跋扈到当庭慌张,她的经历印证了无论犯罪集团藏身何处、势力多大,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场审判向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司法机关有决心、有能力打击各类跨境犯罪,守护公民财产与生命安全。随着案件进入后续执行阶段,正义的实现将为社会安全增添更坚实的保障。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