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军政府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算准了“穷国也能掀桌子”。 尼日尔军政府的国有化行动从2025年初启动,先针对中国石油公司。3月13日,他们要求中石油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还冻结了津德尔炼油厂的银行账户,涉及金额约4亿美元。理由是中石油没遵守本地含量改革,比如本地员工比例和薪资问题。同时,军政府吊销了首都尼亚美一家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称其违规经营。这家酒店投资了250亿西非法郎,本来是为石油项目配套的。 除了驱逐高管,军政府还向中石油旗下的金德尔炼油公司开出1.3亿美元的税单,尽管尼日尔国有石油公司欠中石油4.1亿美元的债务还没清。这操作让中石油在尼日尔的投资面临大麻烦,中石油从多年前就开始布局,投资超40亿美元,建了1980公里的输油管道和炼油厂,占尼日尔原油出口的70%。这些举动加剧了尼日尔与中国企业的摩擦,但军政府认为这是维护财政自主的必要步子,避免继续被外资主导。 5月,军政府进一步要求中石油的部分中国工人合同终止,在月底前离境。这显示出他们对石油产业的控制欲越来越强。中石油在尼日尔合作了22年,带动了当地就业和财政,但军政府上台后,关系急转直下。周边国家如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也有类似施压外资的动作,尼日尔可能受此影响,认定通过国有化能提振民族情绪。 6月19日,军政府把矛头转向法国铀矿巨头欧安诺公司旗下的索迈尔公司,宣布将其国有化。欧安诺90%股权由法国政府持有,在索迈尔持股63%,剩余由尼日尔国有公司索帕明持有。军政府指责欧安诺行为不负责、非法和不公,称法国自2023年政变后就对尼日尔敌视。索迈尔矿从1971年开始运营,法国拿走了大部分产量,尼日尔觉得分得不公平。 国有化后,索迈尔公司的董事会解散,财产和股票归尼日尔政府,虽然承诺补偿原股东,但这直接打击了法国在尼日尔的资源利益。欧安诺在尼日尔运营50年,涉及三个主要铀矿,包括索迈尔、科米纳克和伊穆拉伦,后者有世界最大铀储备之一。但政变后,欧安诺被排除在外,矿场生产停滞,法国员工撤离,IT系统断连。军政府称这是行使主权,回应法国支持分离主义组织的指控。 欧安诺对此强烈反对,称尼日尔在系统性剥夺矿业资产,计划索赔并通过法律维护权益。他们已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提诉,还起诉尼日尔当局逮捕总监和突袭办公室。这事件是西非矿业国有化浪潮的一部分,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也国家化了金矿,全球矿企担心投资风险上升。 8月8日,尼日尔军政府宣布将境内唯一工业化金矿利普塔科矿业公司收归国有。这家公司由澳大利亚麦金内尔资源有限公司控制,2019年接手时承诺投资1000万美元,但六年过去,投资没到位,矿区陷入经济困境:拖欠工人薪资、欠缴税收、债务增加,还多次停产。5月,矿区遭炸弹袭击,导致工人伤亡,安全形势更糟。 军政府指控麦金内尔严重违约,导致矿场运营失败。利普塔科是尼日尔唯一大规模金矿,国有化后,董事会解散,财产移交政府。这举动加剧了与澳大利亚企业的紧张,麦金内尔可能寻求法律救济。但尼日尔认为外资运营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和安全问题,通过国有化能更好掌控,避免继续被“薅羊毛”。 这些国有化不是孤立的,尼日尔军政府观察到非洲反西方资本的趋势,大家都不想资源被外资垄断。穷国掀桌子,看似莽,但算准了能激发民族支持,短期内稳固权力。周边萨赫勒联盟成员如马里、布基纳法索也退出西共体,追求经济独立,这给尼日尔信心。
尼日尔军政府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算准了“穷
诸葛利剑
2025-09-30 17:28:36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