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电诈中国女孩曾让闺蜜去埃及陪她
信任陷阱与跨国犯罪警示,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一定会掉陷阱。
此前中国女孩“失联”事件真相——21岁的池某某并非失踪受害者,而是涉嫌参与电信诈骗的犯罪团伙成员。这一反转不仅颠覆了公众初始认知,更凸显了跨国电诈的隐蔽性与“杀熟”套路的危害性。
通报显示,池某某所属的8人团伙以“电子商务工作”等名义诱骗中国同胞赴埃及,待受害者抵达后实施绑架勒索,警方在其窝点查获枪支、电击枪及涉案手机等物证,并解救出一名中国籍被绑架者。而据其闺蜜透露,池某某失联前曾以“独自在国外害怕”为由,多次邀请自己赴埃及陪伴,却始终隐瞒具体居住地址。
此案以沉痛的方式警示:跨国电诈犯罪正以“旅居考察”“创业发展”等正当名义伪装渗透,且常利用熟人信任布设陷阱。公众在面对境外邀约时需保持高度警惕,对信息模糊、理由牵强的请求多加核实,同时应始终以官方通报作为判断依据,避免被片面信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