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拼了四十多年,好日子刚开头,凭什么让外人来摘桃子? 中国将于10月1日生效K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09-30 11:00:44

我们拼了四十多年,好日子刚开头,凭什么让外人来摘桃子? 中国将于10月1日生效K签证政策,而受阻于美国将H-1B签证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的外国申请者,必然会目标瞄上我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从10月1日开始,中国的K签证政策就要生效了,专门针对海外的青年科技人才。而同一时间,美国那边突然把 H-1B 签证的费用一下子抬到10万美元,这可把不少原本盯着美国的申请者给拦住了。 大家一算账,七十万人民币的门槛,不是一般人扛得起的。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了。 这时候问题来了,咱们好不容易熬出点好日子,凭什么让外人捡现成?他们真的是人才,还是混进来占便宜?这个事儿,值得掰开了说。 父母那辈,年轻时候住的是筒子楼,骑的是二八自行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钱全攒下来投资教育、投到基建。那一代人,是真正的“省吃俭用为国家”。 再到我们这一代,内卷是常态。大学学历已经成了起步价,想进大公司,不是 985 就是 211,还得有硕士背景,再加上几段大厂实习经验。就算进了公司,项目一来,996 算家常便饭,方案改三四版是常事。 可以说,大家都卯足了劲才跟得上这节奏。 正是靠这种拼劲,中国才从一穷二白,硬生生干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的工资、环境、科技成果,全是这么卷出来的。那要是随随便便让外人混进来,拿着高薪又不干实事,谁心里能服气? 说回美国的事儿,H-1B 签证以前是很多印度 IT 从业者的首选,印度人拿的比例甚至超过 70%。这类签证原本就难抢,现在费用一下涨到 10 万美元,等于把普通技术工种的人都挡在门外了。只有那些顶尖公司或者下定决心的人,才可能咬牙掏这笔钱。 可一旦去不了美国,这些人就会另找出路。刚好中国开放 K 签证,不需要雇主担保就能申请,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于是,外界才有了“外国人要来摘桃子”的担忧。 但咱们得看清楚,想来中国工作可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我们开会写方案都用中文,专业术语翻译都费劲,更别提日常沟通了。其次,中国的业务模式和市场需求跟欧美完全不同,比如短视频、电商这套打法,他们没几年时间根本摸不透。换句话说,没真本事的人,来了也很难混下去。 咱们也不能一刀切,说谁都不能来。国家之所以搞 K 签证,就是冲着高科技人才去的。像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关键领域,我们正缺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专家。 如果真有人能带来技术和经验,帮我们补上短板,那是帮忙,不是摘桃子。 问题就出在:怎么分辨是真精英还是假精英? 国外学历造假已经不是新闻了,尤其有些地方甚至有“文凭工厂”,几千美元就能买个硕士学位,简历上的项目全是假的。要是这种人混进来,占着高薪岗位却啥都不会,那就是赤裸裸的摘桃子。 所以 K 签证再开放,门槛也得设好。学历不能只看纸面,要查真伪;能力不能光听吹,要有实际考核,比如现场做项目、写方案,甚至把他过去的研究成果拿出来验证。 专业必须对口,不能搞文科的跑来凑高科技的热闹。更重要的是,还得政审,毕竟国际形势复杂,谁知道是不是有人借机混进来搞别的事? 有人说,那干脆别开放了,把门关紧不就行了吗?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历史早就给过我们教训。 秦国能一统六国,不光是自己强,还敢用外人。商鞅是卫国人,李斯是楚国人,这些人带来的制度和谋略,让秦国越来越强。 反过来看清朝,乾隆那会儿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啥都有,国门一关,以为能自给自足。可人家西方早就搞工业革命了,我们还守着老一套,结果被打得抬不起头。 现在中国是靠开放搞起来的经济,要是因为怕几个“苍蝇”就关上门,那不就是重蹈清朝的覆辙吗?开放是大势,关键是我们得有能力筛选,把真人才留下,把投机分子挡在外头。 再看看美国。别看现在还挺强,但问题不少。制造业早就空心化,大部分东西靠进口,靠的就是科技和金融撑着。可在 5G、新能源车这些领域,中国已经走在前头了。美国想卡我们的脖子,反倒逼着我们加快自主创新。 现在他们连吸引人才都搞成了高收费门槛,无形中是在把人才往外推。未来真正愿意贡献技术的人才,会更愿意来一个开放、机会更多的地方,而不是高高设卡的美国。 说到底,我们的底气来自这四十多年的拼搏。中国人早就把自己卷成麻花了,这种竞争力本身就是最大的护城河。 外人真有本事来,能帮忙推动发展,我们欢迎;没本事的,自然留不下。怕的不是别人来摘桃子,而是我们自己糊涂,把好政策执行歪了。 所以 K 签证也好,人才引进也罢,重点是把好入口关:考核、审核、政审,一道都不能少。只要这样,我们就能既引进全球真正的人才,又守住四十多年拼出来的成果。 毕竟,日子是我们自己拼出来的,谁都没资格轻轻松松摘走。

0 阅读:69
傲世狂尊凌九霄

傲世狂尊凌九霄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