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俄管道满载,俄急寻出路,三根管子藏着什么秘密? 2025年9月,俄罗斯副总理

中俄管道满载,俄急寻出路,三根管子藏着什么秘密? 2025年9月,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来中国,提前三个月就说,到年底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要给中国送三百八十亿立方米天然气,去年七月俄罗斯卖到中国的天然气是四十二点五亿立方米,比前一年多了百分之十一,这些多出来的气全靠管道运,液化气卖得少了,全球大部分跨境管道都空着,唯独这条管子从二〇二三年起就超负荷运行,到现在还是满负荷,这种事全世界都不多见。 这条管道为啥这么关键,欧洲不买俄罗斯的气了,中国就成了唯一稳稳接着的买家,每多卖十亿方,就能多赚十五亿美元,这笔钱对俄罗斯的财政太重要了,技术上讲,管道跑满得靠压气站、密封设备和调度系统一块儿撑着,俄罗斯能办到,说明它和中国的技术准备比外头想的更实,别的地方呢,北溪被炸了就彻底歇了,中亚那几条管子因为乱七八糟的事儿老是减量,只有中俄这条,稳得跟钉在地上一样。 现在不只一条管子在动,是三条,第一条叫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已经跑满了,俄罗斯想把它扩到四百四十亿方每年,办法简单,在现有管线上加几个增压站,一年内就能弄好,第二条是远东管道,从库页岛出发,经海参崴送到中国东北,目标是一百二十亿方每年,这条路能盘活俄罗斯远东那些没人要的气田,让家门口的资源变成真金白银,第三条是西伯利亚力量二号,要穿过蒙古,以前蒙古不肯让路,怕破坏环境,也怕主权被架空,但二零二四年九月,蒙古突然改了口,因为中俄答应分钱给它,还帮它修基础设施,哈萨克斯坦退出竞争后,蒙古没得选,只能点头。 这三条管道不是普通生意,它们撑起了中俄能源关系的骨架,第一条让俄罗斯有钱可花,第二条帮它开发边疆,第三条卡住中亚到东亚的能源通道,蒙古态度一变,其实暴露了俄罗斯的难处,它拉不动中亚国家,只能找蒙古当中间人,蒙古的选择不是心甘情愿,是被生存压力逼出来的,到2025年底,三条管道加起来能送1060亿方气,占中国全年用气量的四分之一,这个量比当年欧盟买俄罗斯气的最高点还多,中国不怕依赖,俄罗斯却再找不到别的买家了。 中国也没光等着这一条路,LNG接收站还在建,中亚的管道还在谈,中东的合作也没断,俄罗斯越离不开中国,谈判时就越没底气,2025年之后价格怎么定,用人民币结多少,上游投资谁来出,这些都还没敲定,三条管道不只是送气,它们是中俄从买卖关系变成捆在一起的实打实证据,未来会不会再加一条,会不会连上北极航道,这些才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