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三天没人点,宋伊人该咋办 刚播三天的剧,播放量挂零就算了,平台还悄悄把首页推荐图缩了一半 这部剧是两年前的库存,剧情套路老套,男主是公司刚签的新人,没知名度。宋伊人自己连着三部戏,都没留下一句让人记得住的台词。团队原本想靠密集热搜抬剧,结果负面旧闻先被翻出来,网友直接说“不想看”,商务还停了两家 宋伊人2015年上《天天向上》,才算正式出道。2018年演《将夜》里的桑桑,终于小有名气——那个扎着羊角辫、煮面时会手抖的小侍女,连哭戏都带着股倔强,当时观众说“桑桑就是书里走出来的”。但之后她接的《我凭本事单身》《看见缘分的少女》,角色都是“傻白甜”套路,台词要么是“你好坏哦”要么是“我才不要”,连表情都没变化。去年某平台调研显示,68%的观众会因为“剧情过时”划走库存剧,而宋伊人的新剧刚好踩中这个雷——服化道还是两年前的“糖果色”,台词里的“欧巴”梗早就不流行了 宋伊人的新剧遇冷,真的只是因为库存吗? ①剧情过时是硬伤。两年前的套路现在看像“老掉牙”,比如女主摔倒必扑男主怀里,反派坏得直白,观众早看腻了; ②男主没号召力。新人演员刚进圈,连个代表作都没有,观众点进来看两眼就划走; ③宋伊人自己的角色没记忆点。连续三部戏都是“傻白甜”,没有性格棱角,观众根本记不住她演了啥 其实观众要的很简单——能代入的角色。比如《繁花》里的李李,她抽烟时的眼神、谈生意时的狠劲,让观众觉得“这就是真的商人”;《漫长的季节》里的王响,他翻找儿子线索时的佝偻背影,连皱纹里都是戏。宋伊人当年的桑桑能火,就是因为“真”——她会因为没饭吃偷偷哭,会因为保护宁缺咬嘴唇,这些小细节让角色活了。现在她的角色少了这些“烟火气”,像个“模具里刻出来的”,观众自然记不住 某平台高赞评论说“宋伊人之前的桑桑多灵啊,现在的角色怎么都像复制粘贴的?”这条评论获赞1.2万,底下好多人附和“对啊,当年我连她煮的面都想尝一口”。我觉得这条评论戳中了关键——大家怀念的是她的灵气,不是套路化的表演 我看来,宋伊人最缺的不是流量,是“慢下来”的勇气。当年拍《将夜》,她跟着导演学煮面,连拿锅铲的姿势都练了半个月。现在要是能再拿出这份心,选个有“小缺点”的角色——比如卖早餐的姑娘,或者单亲妈妈,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演活,肯定能让观众重新记住她 你觉得宋伊人下一部戏该选什么样的角色?
新剧三天没人点,宋伊人该咋办 刚播三天的剧,播放量挂零就算了,平台还悄悄把首页
星星不吃瓜
2025-09-30 00:15:26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