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在海南宣布了! 9月28日,联合国在海南三亚宣布启动“海洋十年”全球深渊探

兔子警官萌无敌 2025-09-29 23:39:37

联合国在海南宣布了! 9月28日,联合国在海南三亚宣布启动“海洋十年”全球深渊探索计划。 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牵头,联合新西兰、丹麦等10多个国家共同实施,计划对全球6000米以下海底深渊进行系统性研究,依托奋斗者号潜水器完成探索。 这可不是简单挂个名的噱头,背后藏着中国深海探索实打实的硬实力,更是咱们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科学家表示,全球6000米以下深渊区占海洋总面积近15%,听起来不算特别多,但人类对它的了解还不如对火星表面的零头,之前大多是零星探测,连张完整的“深渊地图”都画不出来,更别说系统性研究了。 2020年,奋斗者号成功下潜10909米,直接扎进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那地方的压力是海平面的1100倍,能把普通钢铁压得变形,而“奋斗者”号靠着超过96.5%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硬生生在底下站稳了脚跟。 要知道,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里雅斯特”号第一次下潜到类似深度时,玻璃都出现了裂纹,只能匆匆停留20分钟,连好好观测都做不到;日本1995年用遥控潜水器下潜,也只能远远拍点画面,根本没法近距离采样。 而咱们的“奋斗者”号不仅能坐底,还能带着科研人员在里面操作机械臂,这技术落差可不是一星半点。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破。从2012年“蛟龙”号突破7000米,到2017年“深海勇士”号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再到“奋斗者”号的万米跨越,这十几年里,近100家科研院所、1000名科研人员啃下了无数硬骨头,光“深海勇士”号一年就下潜132次,积累的经验比不少国家几十年的都多。 数据显示,近三年全球过半的载人深潜任务都是中国完成的,这种密度和效率,让联合国把牵头权交给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点不意外。 奈何深渊探索烧钱又烧技术,单个国家很难撑得起系统性研究,而新西兰在南太平洋深海研究有基础,丹麦擅长海洋环境监测,这些国家愿意来搭伙,说白了是看中咱们有“奋斗者”号这个硬家伙,还有成熟的探测体系。 其实这计划2022年就由深海所发起了,之前已经悄悄完成了不少联合科考,比如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叶-堪察加海沟,用“奋斗者”号在9533米的地方发现了全球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那些管状蠕虫和双壳类动物不靠阳光,全凭地质流体里的化学反应活着,这成果直接发在了《自然》杂志上,一下子就让国际学界刮目相看。 这发现还推翻了以前的老观念,过去科学家以为深渊里的生物全靠上层海洋掉下来的有机物活命,没想到这里藏着这么庞大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甚至底下还有巨大的甲烷储库,能封存大量二氧化碳,这对研究全球碳循环太重要了。 要是没有“奋斗者”号这种能深入实地的设备,光靠遥控探测器根本发现不了这些细节,更别提提出“化能生命长廊”这种新假说了。 接下来十年,这计划要闯全球9个60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还要建全球深渊研究中心,相当于把深海探索的“总部”设在了中国。 以前国际深海会议上,咱们大多是坐在台下记笔记,现在得站上台主持流程,给各国分配探测任务。这种转变背后,是“奋斗者”号这样的大国重器托底,是从材料到通信全链条的技术自主,毕竟核心部件要是靠进口,人家一卡脖子,整个计划就得停摆。 说穿了,联合国把这个计划交给中国牵头,不是看面子,是看实力。15%的海洋深渊区,以前是人类认知的盲区,现在要靠中国牵头的团队来点亮,这背后既有“奋斗者”号万米深潜的纪录,有近千名科研人员的心血,还有已经实打实的科学突破,所谓的从跟跑到领跑,就是这样一步步干出来的。 未来十年,说不定还能在更深的海底发现新物种、新资源,甚至找到理解生命起源的新线索,而这些探索的起点,就在海南三亚这场宣布仪式上。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兔子警官萌无敌

兔子警官萌无敌

欢迎大家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