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郑丽文民调飙到66%,国民党那帮“大佬”,直接放手一搏要把郝龙斌这个民调仅5%的“阿斗”扶上墙! 这场选举的特殊之处藏在投票规则里。国民党主席由注册党员选出,而非全民投票。郑丽文的高民调更多来自网络上的年轻群体和党外关注者,她擅长社交媒体动员,喊出的反对“人头党员”“打破酱缸文化”等主张,精准击中了对党内积弊不满的群体。 她的出身也带来天然优势,眷村背景和军公教家庭出身,让她在深蓝群体和军系基层中获得认可,黄复兴党部支持率只比郝龙斌少1%。第二场辩论后,她的网络支持率甚至攀升到68%,势头更盛。 郝龙斌的支持则来自另一条轨道。他的父亲郝柏村在台军中积累的人脉成为重要资源,黄幸强、李翔宙等黄复兴系统大佬公开力挺,这个系统能直接影响二十多万党员票,在台北、桃园等关键地区根基深厚。 “战斗蓝”召集人赵少康的支持更具分量,两人经过一夜长谈后达成共识,赵少康退选转而全力支持郝龙斌,不仅带来资金和宣传资源,更整合了双方的支持者。 党内派系的联动让郝龙斌的“底盘”逐渐清晰。39位退役将军代表军系表态支持,新北市议长蒋更、新竹市议长许修瑞等多位县市议会的议长,经讨论后决议站到他这边。 傅昆萁在宣布不参选后,私下暗示蓝委支持郝龙斌,带动更多蓝委站台,甚至出现多位蓝委“重复”出席力挺的场景。洪秀柱的支持同样关键,两人在2017年党主席选举期间积累的合作基础,让这位深知组织力量重要性的前主席选择了更具派系支撑的郝龙斌。 郝龙斌的竞选策略也精准对接党内需求。他承诺绝不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要做“吴伯雄2.0”,以“无私无我”的姿态凝聚共识,还提出促成“蓝白合作”,在2028年实现重返“执政”。 这种稳健定位契合党内多数人不想深陷统独争论、只求保住基本盘的诉求。他深耕地方多年的经验转化为实际资源,能调动的地方派系力量和募款能力,成为大佬们看重的务实优势。 张亚中的参与意外影响了选情走向。第二场辩论中,他当场逼问所有候选人“是否支持统一”,让郝龙斌等保守派陷入含糊其辞的被动。 但这种激进主张也逼退了部分中间派,反而让郑丽文温和务实的两岸路线显得更易接受,客观上帮她巩固了领先优势。而郝龙斌则通过整合派系资源,在党员票集中的区域持续发力,形成与郑丽文“网络热、地面稳”的鲜明对比。 这场选举逐渐展现出双重面向:郑丽文的高民调反映了外界对国民党改革的期待,郝龙斌的派系支持则代表着党内传统力量的选择。
眼看郑丽文民调飙到66%,国民党那帮“大佬”,直接放手一搏要把郝龙斌这个民调仅5
旅游趣闻小猫
2025-09-29 18:22:50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