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韩国正式宣布了! 9月28日,韩国官方宣布对我国团体游客免签!一直免签

康安说历史 2025-09-29 11:45:05

就在昨天 韩国正式宣布了! 9月28日,韩国官方宣布对我国团体游客免签!一直免签到明年6月份! 此次免签要求3 人及以上的中国旅游团体可享受免办入境签证的待遇,入境后最长能停留 15 天。 有个细节需要注意,这些团体必须通过韩国政府指定的旅行社报名,出入境还得搭乘同一班机或船舶。 济州地区的政策则保持不变,不管是个人游客还是团体游客,依旧能享受 30 天的免签入境待遇。 这波操作显然是对中国此前免签善意的回应。 早在 2024 年 11 月 8 日,中国就已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允许其因经商、旅游等目的停留 15 天,后来还把停留期限延长到 30 天。 中方的开放姿态很快收到了效果。韩国法务部统计显示,2025 年 1 月访华的韩国游客就达到 14.2 万人次,同比增幅超过 900%。 可另一边,韩国的旅游业却面临着尴尬局面。2025 年上半年,中国赴韩游客仅 87 万人次,只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 38%;同期韩国赴华游客却有 153 万人次,旅游逆差相当明显。 要知道,2019 年中国曾是韩国最大游客来源国,全年超 600 万人次的中国游客能为韩国带来约 150 亿美元收入。旅游业占韩国 GDP 的 3% 左右,中国游客几乎撑起了半壁江山,这样的依赖度让韩国不得不拿出实际动作。 有意思的是,韩国社会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分裂。2025 年 3 月的一份调查显示,韩国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正在上升,网络上甚至频繁出现 “中国人别来韩国了” 的声音。 历史上的 THAAD 导弹部署风波留下的芥蒂,再加上尹锡悦政府偏向西方的政策导向,都让民间氛围变得微妙。 但现实需求又摆在眼前。2025 年前 5 个月,访韩外籍游客虽恢复到 2019 年同期水平,但中国游客的回归速度远不及预期,不少依赖中国客源的商家日子并不好过。这种一边赚着中国游客的钱,一边又抱怨的矛盾状态,成了韩国旅游业的真实写照。 政策落地前,中国驻韩大使馆已经提前做好了提醒。9 月 26 日,使馆发布安全提示,直指韩国部分地区存在针对中国人的示威游行,告诫游客要远离集会、加强防范。 提示里还提到了几个关键注意事项。 其一,切勿参与跨境赌博,即便当地赌场合法,中国公民参与仍可能触犯国内法律。 其二,慎用无人机拍摄,军用设施、敏感机构绝对不能拍,禁飞区更是碰都不能碰。 其三,选择正规旅行社,警惕 “低价游” 背后的强制消费,遇到纠纷要保留证据及时投诉。 这些细节透露出的信息很明确:政策便利了,但出行风险得自己拎清。 韩国这次的免签政策更像是一场 “救市行动”。此前他们已经试过免签证手续费、扩大移动支付范围、增开航班等办法,可效果并不理想。眼看中日韩三国定下 2030 年互访游客达 4000 万人次的目标,韩国自然不想在旅游业的竞争中落后。 但要真正挽回中国游客的心,光靠免签恐怕不够。那些针对中国游客的示威活动得管一管,网络上的负面言论也该引导,毕竟没人愿意花钱去一个不被欢迎的地方。 中国游客的选择从来都不少。机票便宜、韩剧影响、化妆品购物便利,这些确实是韩国的吸引力。 可当出行体验里掺杂了不安因素,再便利的政策也会打折扣。 韩国政府显然清楚这一点,不然不会由四个核心部门联合出台政策,还特意明确旅行社资质、出入境交通等细节。他们想用政策诚意换游客回流,这个算盘打得很清楚。 说到底,人员往来讲究的是双向奔赴。中国去年就敞开了免签大门,用实际行动推动 “民相亲”。韩国现在跟进免签,算是补上了对等的一环。 但真正的便利,从来不止于 “免签” 两个字。从机场通关到街头消费,从安全保障到服务态度,每一个环节都得跟上。毕竟游客要的是舒心的旅程,不是带着顾虑的 “冒险”。接下来这大半年,就看韩国能不能把政策诚意转化成实际体验了。

0 阅读:1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