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义!郑州,男子抱着一个书包,背着一个书包,走着走着,突然跪在了地上,都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原来他是“灵魂摆渡人”,在22年的时间里先后护送300余位老兵魂归故乡安葬,书包里放的正是2位在台豫籍老兵的骨灰! “跟紧了,我们回家了!”在郑州的一处换乘点,刘德文抱着一个红色书包,背上还背着一个,突然双膝跪地。这不是身体不适,而是他作为“灵魂摆渡人”的一次深情驻足,书包里,是两位在台豫籍老兵的骨灰,他要让他们“看一眼”河南的家人,再送他们魂归洛阳故乡。 2025年9月27日的郑州,因为刘德文的这一跪,变得格外温暖,他穿着格子衬衫,神情庄重,小心翼翼地放下怀中的红色书包。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从2003年辞去银行的“铁饭碗”开始,22年来,他就成了两岸老兵的“灵魂摆渡人”,先后护送300余位在台老兵骨灰回到大陆故乡安葬。 这一次,他护送的是两位河南籍老兵,从台湾到郑州,一路颠簸,只为完成他们“叶落归根”的遗愿。 换乘的间隙,刘德文跪在地上,轻轻打开书包,里面的骨灰坛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他对着书包轻声说:“两位长辈,我们到郑州了,先让您看一下家人,要回洛阳了。” 那语气,像是在安抚两位久未归家的亲人,周围有人起初以为他身体出了状况,了解真相后,无不肃然起敬。有人悄悄拍下这一幕,视频传到网上,瞬间引爆了大家的情绪。 网友们纷纷留言: 有人说“无论在哪,根都在河南”,简单的几个字,道尽了两岸同胞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还有人深情回复“刘德文先生,谢谢您带他们回家。谢谢您”,这质朴的感谢,是对他22年坚守的最好肯定。 在这22年里,刘德文走过了无数路,见过了无数等待回家的老兵,这些老兵,当年背井离乡到了台湾,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死后回到故乡。刘德文的出现,成了他们实现愿望的希望。 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投入到这份看似“特殊”的事业中,每一次护送,都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一次对生命的致敬。 他的书包,背过无数个“乡愁”,他的脚步,丈量着两岸的“距离”,而他的坚守,让“回家”这两个字,对那些老兵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他曾在采访中说,每一次护送,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看着老兵们的骨灰终于回到故乡的土地,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这些年,他遇到过不少困难,也有过迷茫,但一想到那些老兵的期盼,他就又有了前行的动力,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暖,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显得厚重。 这件事让我们明白,有些坚守,看似平凡,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刘德文用22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叶落归根”的信仰。 他让我们看到,家国情怀不是一句空话,它可以是一个人的默默付出,可以是跨越海峡的血脉牵绊,更可以是无数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执念。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先生大义!郑州,男子抱着一个书包,背着一个书包,走着走着,突然跪在了地上,都以为
小张主张
2025-09-29 08:45: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