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系列为24年起新修订版本,作者对七年来发表的全部文章进行整理归纳,精简提炼,旨在提升阅读流畅度,方便建立系统认知体系。
海南黄花梨系列文章分为四大部分:
一、海南黄花梨认知
二、海南黄花梨鉴别
三、海南黄花梨挑选
四、海南黄花梨赏析
鉴别,意为“判断材料真假好坏”。
真假:材料是否为正确产区出品,材料是否为正确木种;
好坏:材料品质高低。
鉴别方面是玩家最感兴趣内容,关乎玩家切身利益,属业内最难掌握之技术,可供量化操作之技巧较少,需大量实际操作经验。
感官差异无法用语言精准描述,文字无法取代实际操作。
本系列内容仅能提供少量可量化之操作细节,主要以“非海黄之典型特征”为主,对比木种主要为【越南黄花梨(东京黄檀)】,即“与海南黄花梨极相似”之木种,除越黄外的其它木种相对较少。
作者将从纹理、底色、光泽三者为主进行讲解,辅以鉴定案例(将在后文赏析篇不定期推出)供参考。
读者谨记,质感相关的四项属性,即纹理、底色、光泽、肉质(此项难以成文,且特征相对不显著,故不单列),需进行综合判断,仿品并不止越黄一种,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路数。
部分特征具有唯一性,可供读者进行量化操作,部分特征不具备此项特性,此类情况将在文中标明。
鉴别篇能起到的作用,并非部分读者所期盼那般是一份“仿品/假货大集合”或“可以拿起就用的操作说明”。
它能起到的作用实际上仅是“有概率降低你可能会额外支出的认知成本,尽可能让你少交些无必要支出的学费”,尽量让“假货好卖新手好骗”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容易。
至于其它,全看诸君运气。
仅此而已。
【注1:在阅读此节前,需具备对海南黄花梨的基本认知,请先看完系列文章第一部分《认知篇》,应先知晓“海南黄花梨它会是什么模样”。】
【注2:在材料未表现出“显著非海黄”的特征前,读者切勿“按图索骥”,材料若未明显表达出特征,请严谨踏实,勿轻下结论。】
【注3:该系列出文较慢,素材多为作者实拍。】
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7)—仿冒木种(上):紫花梨
(请读者先阅读《海南黄花梨认知系列(4)质感》四篇,底色、纹理、光泽、肉质四项是基础要素,对此四项有概念了,我写的东西你才能更好理解。)
仿冒木种品相与海南黄花梨品相相近,笔者早年曾就此出过文,而后此类仿冒木种销声匿迹,且一般知晓海黄基础特征后(认知篇系列)能具备基础分辨能力,故不再提及。
但近期发现此类木种又再次大量出现在直播间,冠以精品海南黄花梨之名售卖,出乎意料的销量颇丰,此类行径危害甚大!故专门开篇讲解。
(注:紫花梨可经专业检验检测部门检测落实其种属,具完备法律效力,可作为维权依据。)
文章结构:释义—特征—图示—总结
上篇文章链接: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6)工艺—下:画纹、做色
释义紫花梨为从业者自行取名。
紫,指颜色发紫;
花梨,指品相与花梨木接近。
紫花梨,俗称【印尼黑酸枝】,是豆科黄檀属植物,又名“印度花梨”或“印度红木”,为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阔叶黄檀。
主产地为印度(1980年起禁止出口),印度尼西亚及缅甸也有分布。
现国家标准《红木》(GB/T18107-2000)中阔叶黄檀树种木材归商品材“黑酸枝”类。
(资料源于百度百科)海南黄花梨: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香枝木类—降香黄檀两者科属相同,最后类目不同,故品相虽相近,但细节还是有明显差异。目前市面上仿冒木种,在国标内的,基本都是黄檀属。可见国际红木5属8类29种红木示意图。(注1:香枝木类就只有海南黄花梨一种,属独立品类。)(注2:在国标红木中的材料,均可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出具体品种。)

特征1、底色紫花梨最显著特征,就体现在其名称上:紫。紫花梨的紫与海南黄花梨紫油梨的紫,有明显差异。海南黄花梨的紫,不是你字面意义上理解的“紫色”。海南黄花梨的紫,是不直接呈现的“紫”,它不是明确的紫色,而是种“在某种条件下会透出来的光泽”,统称“紫”,但不是“紫”,或者说,非指明确底色,更多的是指材料等级/品质/属性;海南黄花梨的紫,主要由其褐/褐黄色的底色衬托,有这种底色,才能表达出“紫色”;在原材料状态下,紫油梨的紫色,主要以“紫黑色、绛紫黑色”为主;肉眼观察直观呈现出的底色为黑色,有反光的情况下,会呈现出黑紫色,是“黑中透点紫”的紫;在成品状态下(车珠、雕刻摆件等经过抛光打磨后的状态),肉眼观察实物则绝不呈现“紫色”,所有紫色均以褐黑色、黑色为主,搭配褐色、褐红色底,有此类底色,才让黑色带着紫意;在图片视频中则可表达出一定程度的紫色/紫红色,但此类底色在肉眼观察时会直观呈现出褐黄/深褐色,即海南黄花梨的紫“仅在拍摄设备中呈现”。海南黄花梨紫油梨成品,经拍摄设备呈现出的底色,是相对克制的、饱和度相对不高、黑中透着紫而非整体高饱和紫的表达趋势,一般观感为黑色+褐红色或褐色;在白色光源/强光下则会明确透出黄色、黄褐色、紫红色(相对罕见)底。紫花梨的紫,是肉眼可见的,能直接观察到的紫,是高饱和的、整体生硬、部分类似于紫药水的紫,不夹杂着褐色、褐红色为底。这种底色表达及搭配,在海南黄花梨中是不存在的。
原材料状态下,反光呈现出的“黑中透紫”,这是正经海黄紫油梨的紫。





海南黄花梨沉水紫油梨,成品状态下的紫,肉眼观察是黑色,底色在白色光源下,会呈现出明确褐黄色。



2、纹理紫花梨纹理有明显的生硬、锋锐感,海南黄花梨则相较柔和、流畅。
图示拼图对比:拼图左边紫花梨,右边海南黄花梨紫油梨老料。1、紫花梨和海南黄花梨原材料明显观察到,海南黄花梨紫油梨原材料切面紫色处呈现出的底色为黑色。



2、紫花梨和海南黄花梨原材料切片此处可明显观察到底色差异,左边紫花梨呈现高饱和紫色,右边海南黄花梨则以褐黄底为主+偏黑色纹理。

3、紫花梨和海南黄花梨紫油梨成品可明显观察到底色差异,左边紫花梨盒子在自然光下呈现明确的类似紫药水晕染的紫色,右边海南黄花梨紫油梨成品则表达出深褐色。

4、紫花梨和海南黄花梨沉水紫油梨成品可明确观察到,左边紫花梨镇尺呈现高饱和的、明确的紫色,右边海南黄花梨沉水紫油梨雕件则以褐色+黑色为主,底色差异明显。


5、紫花梨和海南黄花梨沉水紫油梨成品左边紫花梨为明确的紫,右边海南黄花梨的紫则呈现黑色为主,反光透着绛紫色,夹杂褐红色底。

6、紫花梨和海南黄花梨沉水紫油梨手串左边紫花梨表达明确紫色/紫药水晕染的脏色,右边海南黄花梨则为褐色+黑色。



可明确观察到,紫花梨的紫色,是直接呈现的高饱和度紫色。而海南黄花梨紫油梨,则不呈现出明确紫色,以褐色基底为主搭配黑色线条或表达出大面积黑色,在光线和拍摄下才由深褐/褐色/褐黄底衬出黑色的紫意。所以海南黄花梨的紫,需要海黄原本的底色做衬托,是黑色/褐黄色中透着点紫意,此谓紫油梨。这种底色有自然美感。以下为海南黄花梨紫油梨图示。





紫花梨的紫,过分直观,透着邪气。没有海黄典型的褐色做底的紫色,搭配上生硬锋锐的线条,看起来死板,没贵气,远观近赏都古怪得很。以下紫花梨图示。




关于紫花梨的纹理生硬、锋锐这事儿,读者可自行感知,途径主要是多看图,多接触实物。笔者用生硬、锋锐这类“非明确指向或直观描述”的词语来形容紫花梨的纹理特征,确因此类特征无法准确、量化表达,该项属主观审美能力,而主观审美能力,是需要量变的。读者需多看图,多感受。
总结1、紫花梨与海南黄花梨紫油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底色上,海黄紫油梨必然有典型褐色做基底,这是表达出一切底色的前提;2、海南黄花梨的底色表达与搭配、肉眼和经拍摄呈现出的效果有何特点与偏向,均有固定表达,此属木种特性,紫花梨的表达不符合海南黄花梨的木种特性,故品相差异显著;3、糠梨、油梨、紫油梨各是什么底色,会有怎样的线条,形成何种搭配,都有其固定区间,与产地、部位、料质水平直接相关,横竖不过十种上下,见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底色、纹理、肉质、光泽四项属基础认知项,这是根本,需熟记并自行拓展,此项精熟,便无需专门认知仿冒品种,遇上不对的,自然能分辨真伪。
本篇完。下篇紫檀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