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又一个媒体人徐信良认为:“虽然大陆支持两岸统一,但是台湾人民绝大多数人都是会拒绝的,更别谈如何治理台湾人了。” 这话听得人皱眉头,倒不是因为观点尖锐,而是它既无视历史根脉,又脱离现实民意,更暴露了对“一国两制”的刻意曲解。徐信良长期在台湾媒体圈发声,其言论常带着对两岸关系的片面解读,可这种把“台湾民众”和“两岸统一”对立起来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先说说所谓“台湾人民绝大多数人都会拒绝统一”的论调。这完全是对民意的选择性过滤。多少台湾同胞靠着两岸贸易养家糊口,高雄的水果商盼着大陆的采购订单,台南的渔民依赖大陆的市场保障,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难道不是对两岸融合发展的无声认同?这些年,大陆推出的惠台政策涵盖就业、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从台生报考大陆高校到台胞享受医保待遇,每一项都在拉近心的距离。真正拒绝的从不是普通民众,而是那些靠“台独”话术谋利的政客,徐信良把少数人的政治野心包装成“多数民意”,未免太过牵强。 再聊聊“如何治理台湾人”这种荒谬说法。大陆从来没有“治理台湾人”的思维,因为台湾同胞本就是中国人,统一后台湾的治理权,本质上是台湾同胞在祖国大家庭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澳门成为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两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合法权益都得到充分保障。这种“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成功经验,难道不是对“如何治理”最有力的回应?徐信良刻意用“治理台湾人”这种带有对立色彩的词汇,无非是想制造“被统治”的恐慌,这是对“一国两制”的恶意抹黑。 更关键的是,两岸统一是历史必然,这根脉从来没断过。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甲午战后的骨肉分离,从抗战胜利后的光复回归到如今的隔海相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早已融入血脉。徐信良作为媒体人,本该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却刻意放大两岸的差异,回避共同的历史记忆,这种言论只会加剧误解,对两岸关系百害而无一利。 那些真正扎根两岸交流的人都清楚,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在意的是钱包鼓不鼓、日子好不好过、孩子有没有前途,而这些,只有在两岸和平统一的大背景下才能得到最坚实的保障。徐信良的论调,终究只是偏离现实的空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突然改口了。郑丽文拜会夏瀛洲上将后,表态出现变化。她明确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