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有没有发现个奇怪的现象,凡有新车发布,车企必晒订单破万的战报? 从造车新势

俊欣说汽车啊 2025-09-28 16:50:03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个奇怪的现象,凡有新车发布,车企必晒订单破万的战报? 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品牌,从10万级家教到百万豪车,好像一夜之间所有新车都成了爆款。   但你再看看大街上,就没有几辆他们所宣传的爆款车型。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订单数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家车企网红高曾从私下吐槽,若按照车企公布的订单数量计算,中国汽车年销量早该破亿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车企公布的订单常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小订,支付1000来块钱的小额意向金,啥时候退款都行,没啥约束力。 第二种是大定,支付至少1万元的不可退定金。不过很多车企还是保留了犹豫期,三天内还是可退的。 可问题是不管是小订还是大定,数据都由车企自行统计自由发布,没有第三方监管,更没有统一标准。 这就有可能出现一个用户多次下单,黄牛刷单或者经销商压单凑数的情况。甚至内部员工订单,媒体试驾订单也可以算进去。   这样一来水分就大了,大的吓人。 车企这么做,其实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只要制造出稀缺感,就会给人一种销量很火爆的标签,让潜在用户快速决策。 而且还能给投资者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只要销量火爆,股票也会应声大涨。 最厉害的是,绝不能在竞争对手面前丢了面子,你家的车小订3000辆,我家的车就要小订3万辆,主打就是一个随便吹。   如此一来泡沫越吹越大,最后还是消费者受伤。而消费者万一用脚投票。行业也会受到重创,影响的是我们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长期看,恶性循环正在形成。车企将资源倾斜到刷数据,而不是产品研发。甚至有些车企建立了人数众多的法务团队,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要终结这些乱象,不能只靠车企自律,国家必须要强化监管,恶意造假的企业要列入失信名单。 消费者这边也需警惕数字陷阱,多看看实际交付量,不要看什么销售海报。   社交媒体上的车主口碑也不可信,很多都是刷出来的。要是你周边有朋友买了这种车,不妨问问他,他的一句话比1万个人说的都管用。 车评人的话更别听,都是被充了值的。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种行业乱象。目前还不好说。但我们知道的是,什么时候挤掉这些水分,什么时候中国汽车产业就会真正腾飞。【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0 阅读:17
俊欣说汽车啊

俊欣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