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黄仁勋说对中国市场 “失望”,可真正让英伟达陷入困境的,是美国政策的反复折腾和中国不再依赖进口的坚定选择。 这场看似突然的市场转向,根本不是中国 “做绝”,而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必然结果,连黄仁勋自己恐怕也清楚,这一天早晚会来。 2025 年 4 月,美国以 “国家安全” 为由,全面封杀英伟达最先进的 H100 系列 AI 芯片对华出口,断了中国企业的高端算力供给。 可三个月后又突然 “松口”,批准英伟达出口阉割版的 H20 芯片,却附上了苛刻条件:算力直接砍到 H100 的四分之一,功耗没降多少,价格反而居高不下,还要中国企业把销售额的 15% 上缴成所谓 “技术税”。 这哪是正常贸易,分明是拿 “缩水货” 当宝贝卖,还要额外抽成,换谁都不会甘心。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这版特供芯片存在潜在安全隐患,中国监管机构要求英伟达提供后门检测材料,对方却含糊其辞,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给不了。 中国企业早就不是傻子,之前依赖英伟达芯片是因为国产货跟不上,现在美国一边卡脖子一边敲竹杠,彻底断了大家的幻想。 阿里云、字节跳动的工程师测试 H20 时,发现这芯片不仅性能不稳,兼容性还差,跑个大模型频繁出问题,根本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8 月里,多家头部科技公司干脆叫停了 H20 的采购订单,英伟达原本指望靠特供版挽回中国市场的计划直接泡汤,月底就通知供应链暂停 H20 生产,另一款特供产品 RTX 6000D 也上架就滞销,货架上堆得满满当当。 黄仁勋没想到的是,中国的国产替代根本不是喊口号,而是真的拿出了能顶用的东西。 华为昇腾这几年咬着牙干,2025 年上半年昇腾芯片发货量涨了 1.2 倍,生态伙伴超过八百家,7 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秀的昇腾 384 超节点,单集群算力直追英伟达高端货,还避开了美国的制裁痛点。 更关键的是昇腾 910C,用 7nm 工艺做出来,浮点运算每秒上百亿,性能已经逼近 H100,4 月开始大规模出货,瑞穗证券估摸着今年昇腾 910 系列出货能破 70 万片。 可能有人觉得单芯片比不过英伟达,可华为在互联技术上砸了重金,把多颗芯片组建成集群,算力一下就追了上来,这招算是绕开了短板。 不只是华为一家在发力,阿里、百度、腾讯这些企业都在补短板。阿里自研的 AI 推理芯片性能能媲美 H20,倚天 710 服务器 CPU 已经在阿里云用上了。 百度的昆仑芯 P800 中标了中国移动十亿元的大订单,专门用于文心大模型训练;腾讯一边适配国产芯片,一边投资芯片公司,字节跳动干脆计划大幅采购华为昇腾、寒武纪这些国产货。 9 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沐曦科技、天数智芯这些国产芯片企业集体亮相,之前被英伟达垄断的市场,现在成了国货的竞技场。 市场风向变得飞快,之前中国数据中心里全是英伟达的订单,现在阿里杭州园区的机架全换成了国产芯片,字节跳动海淀的测试集群也清一色用昇腾。 美国官员自己都估出来,华为今年 AI 芯片产量已经超 20 万枚,比之前的预期高多了。 国产芯片的国产化率从疫情前的不足 10% 涨到了现在的 30%,IDC 预测 2027 年还要升到 55%,这个速度谁都没料到,包括黄仁勋。 英伟达的日子肉眼可见地难过起来,中国市场曾经占它总营收的 13%,一年能有 171 亿美元的收入,可 2025 年数据一出来,中国区营收占比跌到了不足 5%,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的份额从 65.2% 掉落到一半都不到。 黄仁勋之前还说中国市场值 500 亿美元,机会大得吓人,可现实是特供芯片停产,库存堆在仓库里没人要,销售报告上全是红字。 他公开说 “失望”,可这失望背后全是无奈 —— 美国政府一边逼他阉割芯片,一边要抽成,中国企业又不再买账,他夹在中间根本没辙。 有人说英伟达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其实根本不可能,中国占了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的四成以上,丢了这个市场,英伟达的财报立马就得掉头向下。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已经不是没他不行了。 华为刚公布了未来三年的芯片规划,2026 年一季度要出昇腾 950PR,算力比现在还翻一倍,能效还降了 30%,之后每年都有新品迭代。 更关键的是,华为连芯片里的高带宽内存都开始自研,彻底摆脱外部依赖,这意味着国产芯片的根基越来越稳。 黄仁勋真正没料到的,是美国的封锁反而成了中国芯片的催化剂。之前大家还想着能靠进口省点事,现在被逼得只能自己造,反而激发出了动力。 现在再看英伟达的处境,就算想推性能更强的 B30A 芯片,还得等美国政府审批,能不能上市都是未知数。 黄仁勋的 “天塌了”,本质上是美国科技垄断的神话破了,而中国靠自己的硬实力,在芯片这条难路上走通了。
在中美芯片大战的这片战场中,日本人却发现了个秘密:美国抱着尖端芯片想跟咱硬刚,中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