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街头的炸鸡排摊前,几十米的长队成了特殊风景。摊主“鸡排哥”用26年的坚守,把一块现做鸡排做成了城市话题,那些“塑料袋吹走不认账”的俏皮规矩,藏着戳中人心的密码。 鸡排哥的爆火,本质是消费判断力觉醒后,大众对“伪精致营销”的集体反叛。 2024年二手电商6450.2亿元的交易规模,早已说明人们在剥离品牌溢价,转向真实价值。他用旧锅炸制非冷冻鸡排,学生5元、成人6元的定价,敞开袋子展示品相的坦荡,恰是对“网红包装”“概念炒作”的无声打脸。这种不加修饰的实在,在套路横行的市场里成了稀缺品。 所谓“主理人”的赞誉,实则是对商业回归人本的朴素期待。 四点半准时停摊赴学生之约的坚持,鸡排掉了就免单的底气,不是刻意设计的“人设”,而是延续多年的习惯。当“正能量”被滥用成营销话术,他用“迟到多收一块钱”的幽默互动,让15元以下的消费场景也充满生命力。 这场走红绝非偶然,更非“人造神话”。它印证着消费者正在告别被制造的欲望,转而拥抱真诚的烟火气。若热度退去,这份坚守能否持续,或许才是对当下商业环境的真正考验。
景德镇街头的炸鸡排摊前,几十米的长队成了特殊风景。摊主“鸡排哥”用26年的坚守,
秀雲
2025-09-28 11:3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