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萧皇后看见宇文化及走近顿时惊慌失措,以为将要被杀。 哪料,宇文将军看她花肤如雪,扯着她的翠袖,笑道:“皇后内室,可能观光否?” 杨广刚继位的时候,国家还算家底殷实。隋朝本身是个大一统王朝,各种资源很充足。 杨广这个人,野心大,点子也不少,像科举、大运河这些,这些措施后来被证明很有用,但推行起来要钱要人,百姓压力山大。 杨广喜欢排场,动不动就是大工程,还沉迷南巡,每次出动就是万人随行。 打高句丽的事三番五次,没捞到啥好处,反而把国力耗光了。 百姓家里壮劳力老是被征调,地也没人种,粮食一年比一年紧张。各地起义军纷纷冒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一天不如一天。 在这种背景下,宇文化及开始浮出水面。 宇文化及本人混得风生水起,做过禁军头头,平时对杨广毕恭毕敬,心里却早有自己的打算。 江都一带,士兵拖欠军饷,大家怨气冲天。 宇文化及瞅准时机,拉上几位心腹,一夜之间发动兵变,把杨广团团围住。 杨广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在宫中自缢。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突然,杨广身边只剩几个死忠,尸体也是随便一裹,草草了事。 宫廷里乱成一团,尤其是后宫。 萧皇后和后宫里的人都吓坏了,大家都以为自己命不久矣。 宇文化及带兵冲进来,看到萧皇后风韵犹存,居然心生别念,直接把她带在身边。 对于萧皇后来说,这根本没有选择,完全是身不由己。 宇文化及兵变成功后,没有马上称帝。 他知道局势还没稳,就把杨广侄子杨浩推上台,自己做了丞相,名义上“辅政”,其实权力全在手里。 他对萧皇后采取软禁,表面照顾,实际上就是彻底掌控。 杨广的丧事也被草草了结,这一切都显得非常仓促。 宇文化及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借机掌控大局,没想到军队士气低落,百姓对他也没什么好感。 很快,宇文化及带着队伍北撤,想去洛阳掌控更多地盘,途中遇上了窦建德的起义军。 两边一打,宇文化及的兵马很快溃败,被俘后没多久就被处死。 临死前他说了句“留取丹心照汗青”,但他做的那些事,实在和忠义沾不上边。 萧皇后被窦建德俘获后,窦建德对她还算客气。 她没多久,窦建德被唐军击败,萧皇后又被唐军带走,之后辗转落到突厥人手里。 在突厥待了十几年,环境艰苦,生活条件非常差。 唐太宗后来统一北方,把她接回长安,安排她在掖庭养老。 那时她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647年,萧皇后去世,安葬在杨广墓旁。 从头到尾看下来,杨广其实有不少想法,但太急功近利,做事只考虑自己意愿,完全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 宇文化及是乱世中的机会主义者,最终也没落得好下场。 萧皇后更像是历史洪流里的牺牲品,命运被不断推着往前走,几乎没有掌控权。 隋朝的灭亡,其实是一系列问题堆积起来的结果。 不是某个人一朝失误就能解释的。 王朝的崩盘背后,是百姓的痛苦、官员的离心、制度的失效。 杨广的死只是把这些问题直接暴露出来。 宇文化及兵变推动了大厦倾倒,萧皇后经历了从皇后到流亡的转变,这些人和事,成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萧皇后看见宇文化及走近顿时惊慌失措,以为将要被杀。
飞绿说历史
2025-09-28 10:18:18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