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他发财!”河南一男子带着全家人到饭店吃饭,突然店主端来了条鱼放在了桌子上,

戴婚纱聊军事 2025-09-28 09:54:12

“活该他发财!”河南一男子带着全家人到饭店吃饭,突然店主端来了条鱼放在了桌子上,男子疑惑的看着店主,只因他没点这道菜,不等他开口问,店主便主动解释,原来这是店里立下的“孝心规矩”:子女带父母吃饭,免费送条鱼!网友:孝顺父母的人值的尊敬! 在这个人人喊着“忙”的时代,陪父母吃顿热饭似乎成了奢侈的事。 我们总说要尽孝,可孝心到底该藏在红包里,还是饭碗旁? 不过,在河南周口城乡接合部的一家烩面馆里,这个问题有了最实在的答案。 这家开了14年的老店没有豪华装修,却因一条坚持了三年的规矩被全网熟知。 只要子女带着父母来吃饭,老板就会免费端上一条红烧鱼。 热气腾腾的鱼刚出锅,酱汁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鱼肉炖得酥烂,连老人不用费力就能咬动。 这事得从2019年腊月说起,老板李建国记得很清楚,那天飘着小雪,一位老太太独自来店里,只点了两份最便宜的烩面打包。 闲聊时老太太说,儿子在广东打工不回家,这两份面一份当年夜饭,一份初一热热吃。 看着老人佝偻的背影,李建国把厨房最后一条红烧鱼装进了她的塑料袋,老太太边走边掉眼泪的模样,他记了好久。 次日,店里门口就贴了张A4纸:“带爸妈来,送红烧鱼一条”。 如今三年过去,那张A4纸已经换成了木质牌匾,送鱼的登记本也写满了12本。 每天三四条鱼,母亲节最多时送出28条,算下来整整一万多条。 一条鱼进价13块,加上调料和人工,送一份就少赚80块,可李建国从没含糊过。 有熟客劝他别这么“傻”,他总摇头,我不是做慈善,是抢时间,抢子女陪爸妈吃顿热饭的时间。 上周三傍晚,40多岁的张大叔搀扶着八旬父母走进店里,刚点完菜,李建国就端着鱼过来了。 叔,送您的!咱这儿带爸妈来就有这规矩。 张大叔愣了一下,赶紧起身接盘子,手都有些抖,我平常总跟朋友聚餐,难得带老人出来,没想到还能遇上这暖心事儿。 鱼端上桌时还冒着热气,张大叔先给父母夹了两块最嫩的鱼肉,老人慢慢嚼着,嘴角一直挂着笑。 李建国的店挨着客运站,周口又是劳务输出大市,60岁以上人口占户籍的21%,比全国均值还高3个点。 他见过太多老人独自来吃饭,点一碗面分两顿吃。 所以送鱼时他从不多问,不管顾客点的是8块钱的面还是满桌硬菜。 不管是真心尽孝还是听说有免费鱼才来,只要老人能坐在饭桌上,他就高兴。 有次一位在外省的姑娘特意飞回来,带78岁的妈妈来吃鱼,老人把鱼骨头都嚼碎了,李建国看着心疼,又多送了一碗热面。 有人学他搞活动,隔壁奶茶店推出“带爸妈第二杯免单”,可三天就停了,老板抱怨老人不爱喝奶茶,来了只占位置。 李建国却说,赠品要对胃口,更得对心。 他特意让18岁的儿子在店门口放了把椅子,专给等位的老人坐。 儿子一开始嫌丢人,现在每天都把椅子擦得锃亮,还会主动给老人添茶水。 这看似“亏本”的生意,反而让老店的营业额涨了30%,从每天卖120碗面变成180碗。 带家人来的顾客消费稳定,更易成回头客,还有外地游客驱车百十公里来吃面,就为看看这“孝心鱼”怎么端上桌。 周口市文明办去年给李建国评了“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说他“用一条鱼把孝道变成了烟火气”。 网上有人讨论,说为了免费鱼带父母吃饭,会不会让孝心变味? 可在李建国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就算一开始是为了占便宜,只要坐在一起吃饭,唠两句家常,老人心里就暖和。 感情是处出来的,陪伴多了,孝心自然就真了。 就像店里那三面贴满老人照片的墙,起初是单独来吃饭的老人留影,后来不少子女专门来取照片,顺便点三碗面,陪老人再吃一顿。 现在李建国还有个打算:再送7年鱼,到他60岁就关店,好好陪自己的老母亲。 他算过,那时送鱼的钱刚好等于14年没涨价的差额。 就像李建国说的,孝心从不在朋友圈的晒图里,而在筷子递过去的瞬间,在鱼肉的温度里,在陪父母唠的家常里。 毕竟亲情的本质不是“纯粹的动机”,而是“具体的陪伴”。 信息来源:闪电新闻2025-09-26发布视频

0 阅读:153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