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了! 美国给乌克兰的武器援助有了新动静,20亿美元已经批下来了,另外100亿美元正按流程走。 这事看着简单,其实不管是乌克兰、美国还是欧洲,各自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里头藏着不少实在的麻烦和打算。 对乌克兰来说,这批援助真不是“拿到就能用”。按以前的情况,从批下来到运到手里,最少得等1-2个月。 这可不是简单的快递延误,中间要走的程序、要协调的运输路线,复杂得很。你想啊,美国的武器库在欧洲虽然有一些储备,但具体到哪种装备、多少数量,得先盘点,再安排运输。 俄军现在又盯着乌克兰的运输线,铁路、公路、港口,哪个都可能成为目标。就算安全运到了,前线部队怎么接收、怎么分配、怎么培训士兵使用,都是时间。 尤其是那些精密一点的装备,比如防空系统或者火炮定位雷达,不是给个说明书就能上手的,得有专业技术人员跟着教,这又得拖上几天甚至几周。 更别说前线现在打得激烈,每天的弹药消耗量巨大,这20亿美元听着不少,可要是摊到每天的需求上,能撑多久还真不好说。乌克兰军方人士之前就提过,援助的时效性比数量更重要,等一两个月,战场的局势可能早就变了样。 美国这边批钱,也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的事。20亿美元看着是笔大数目,但在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里,其实只算是个零头。 可就是这点零头,国会里也得吵半天。共和党和民主党现在在援乌问题上分歧越来越明显,有人觉得不能无底洞地投钱,得先顾着美国自己的经济和民生;有人则认为必须支持乌克兰,不然俄罗斯的威胁会更大。 这次能批下来20亿,估计是双方暂时妥协的结果,但后面那100亿,按流程走,这流程里可就有不少变数了。中期选举刚过,新一届国会的议员们心思各不相同,到时候投票会不会出岔子?谁也说不准。 而且美国政府自己也得算账,这些援助的钱,很多是直接从美国军火商的仓库里调货,等于变相给军火商送订单,国内老百姓怎么看?会不会觉得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管别人的事?这些问题,白宫在批钱的时候,肯定都得掂量掂量。 欧洲那边的心情就更复杂了。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欧洲国家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自己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政府压力也大。现在美国又宣布新一轮援助,欧洲是跟还是不跟? 跟吧,自己财政已经紧巴巴了,再掏钱援乌,国内民众可能更不满;不跟吧,又怕被美国说“不够团结”,在北约里抬不起头。之前德国、法国在援助坦克的问题上就磨磨唧唧了好久,现在看到美国又加大投入,心里估计不是滋味。 欧洲的一些外交官私下里也抱怨,美国在援乌问题上总是“带头冲锋”,却没怎么考虑欧洲的实际困难。而且欧洲国家自己的武器库存也不多了,援助乌克兰之后,自己的国防力量反而出现空缺,再想补上,又得花大价钱从美国买,这算盘打得,欧洲人心里明镜似的。 再往深了想,这批援助的武器,到了乌克兰战场上,能起到多大作用?俄军现在已经在调整战术,加强了对乌克兰后方设施的打击,尤其是能源和交通枢纽。 如果运输线被切断,就算武器运到了乌克兰,也可能卡在半路到不了前线。而且俄军的电子战能力也不弱,乌克兰军队拿到的一些先进装备,会不会被干扰?实际效果能不能达到预期?这些都是未知数。 之前西方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一开始确实打得俄军措手不及,但后来俄军也找到了应对方法,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这次20亿美元的援助里,会不会有新的“杀手锏”?就算有,俄军肯定也会提前研究对策,战场上的博弈,从来都不是光看武器数量多少的。 还有个问题,乌克兰的人力资源现在也紧张。打了一年多,士兵伤亡不小,新兵的训练时间又短,就算有再好的武器,没人会用或者不敢用,也是白搭。 最近有消息说,乌克兰正在全国范围内征兵,连一些技术岗位的人员都被征调走了,这对本就脆弱的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武器是硬件,人是软件,硬件再好,软件跟不上,整体战斗力还是上不去。 美国现在说100亿美元正按流程走,这“流程”两个字,水分可就大了。美国政府的预算流程本来就复杂,要经过国会讨论、投票、总统签字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 而且现在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越来越极化,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万一到时候国会里有人故意使绊子,或者利用援乌问题来要挟政府在其他方面让步,这100亿能不能顺利批下来,还真得打个问号。就算批下来了,什么时候能到位,又是另一回事。 欧洲现在也在观望,看美国这100亿到底能不能落地。如果美国这边拖拖拉拉,欧洲国家肯定也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跟进。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欧洲国家现在自顾不暇,不可能一直跟着美国瞎跑。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