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存钱的烦恼来了, 五大银行集体公告称不再设立监事会。 要知道,监事会一直是存款安全的重要保障,监督银行运营、审查财务状况,还能保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 现在它突然没了,大家能不慌嘛? 监事会本该是独立于董事会的“监察官”,能直接盯着董事和高管的小动作。现在倒好,监督的活儿交给了董事会自己任命的审计委员会,这不就是自己监督自己? 更让人不安的是,这事儿早有苗头。工行的监事长职位空了整整1095天,建行也空了678天,监事会早成了摆样子的“稻草人”。三年花着2000万预算,只出了37份没约束力的建议,这监督谁信? 银行说撤掉能“降本增效”,一家大行每年能省两三亿成本。可储户要的不是银行省钱,是真金白银的安全!国际上早就有教训,日本三菱UFJ取消监事会后,直接曝出21亿美元违规交易。 有人拿“国际接轨”说事儿,可美国的单层制有严刑峻法兜底,我们学了架构却丢了制衡的“牙齿”。A股独立董事年薪28万,却只有7%投过反对票,审计委员会会不会成新的“花瓶”? 别被“穿透式监督”的说法哄了。某城商行试点后,关联交易披露少了43%,普通储户更难看清风险。原有的投诉渠道没了,维权只能走漫长的司法程序,这成本谁扛? 50万存款保险还在,但风险传导的隐忧没消失。国际评级机构已经暗示要下调评分,银行融资成本涨了,最后会不会转嫁给储户? 这场改革美其名曰“优化治理”,实质是权力的重新洗牌。把监督从“体外”挪到“体内”,制衡成了自说自话的游戏,这根本不是保护储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银行股的投资者如何面对下跌?之前我一直提示大家持仓集中在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都是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