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向西方低头,就要通过制裁中国的粮食和能源,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伊曼纽尔觉得中国14亿人吃饭得靠进口粮食,70%石油得从海上运,美国只要卡住马六甲海峡,就能让中国没饭吃,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智商也高不到哪去。 他根本没搞懂中国的粮食到底是怎么来的——就拿主粮来说,小麦和稻谷这两种中国人天天吃的主食,自给率早就稳定在100%,玉米自给率也超过95%,也就是说你每天吃的馒头、米饭、面条,基本都是中国农民自己种出来的,跟进口没多大关系。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又破了纪录,达到1.39万亿斤,这已经是连续第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2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有人可能会说,那中国不是还在持续进口粮食吗?这话确实有点道理,每年中国大约将进口1.5亿吨粮食,看起来不少,但其中90%以上都是大豆、油菜籽这些非口粮品种——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做饲料,油菜籽也是榨油用,根本不是人直接吃的主食。 就算这些进口大豆断了,顶多是食用油价格可能波动一点,或者饲料成本涨一点,跟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饭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中国早就在主动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2%,达到2000万吨以上,加上从俄罗斯、巴西等国多元化进口,就算真有人想卡脖子,也卡不住中国人的油瓶子,更别说粮袋子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耕地家底,伊曼纽尔大概没听过“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个说法——这是中国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这些年不仅没破,还在往上涨,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多了2800万亩。 这些耕地里,还有12亿亩是高标准农田,这些田有灌溉设施、抗灾能力强,亩产比普通农田高10%以上,光这12亿亩高标准农田,一年就能产6亿吨粮食,够4亿人吃一年。 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伊曼纽尔要是了解过中国农民怎么在盐碱地、丘陵地上种庄稼,也不会觉得“卡进口”能让中国陷入饥荒。 至于能源方面,他觉得卡马六甲海峡就能断了中国的石油,这种想法简直像没见过“多元化”这三个字。 确实,中国现在70%的石油靠海上运输,但早在十几年前,中国就怕有人来这一手,开始修陆上能源通道了——中缅油气管道2013年就通了,石油从缅甸的马德岛上岸,直接通过管道送到昆明,不用绕马六甲,这条管道每年能输2200万吨石油,虽然占进口量的6%,但关键时候能顶大用。 中俄原油管道每年输油量超过1500万吨,中哈原油管道也在稳定输油,这三条陆上管道加起来,已经把海上石油运输的依赖度从几年前的80%降到了70%以下,而且还在继续建更多陆上通道。 本土的石油产能也没闲着,大庆油田都开发几十年了,2024年还能稳定产3000万吨石油,靠的就是新技术——比如三次采油技术,能把以前采不出来的石油再抽上来,还有老井复活技术,2024年上半年就复活了229口老油井,多产了1.47万吨石油。 更别说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现在靠煤制油技术,宁夏煤业的煤制油项目一年能产400万吨油,够几十万辆车跑一年,就算石油真的进不来,煤制油也能撑一阵。 可再生能源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现在风电、太阳能装机量早就是世界第一,2024年底风电和太阳能装机总量超过16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58%,很多地方夏天用电都靠光伏和风电——比如青海,每年夏天有好几个月,电网里的电全是光伏和风电发的,根本不用烧煤或石油发电。 现在中国每年新增的电力装机里,80%以上都是新能源,这样一来,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自然就降下来了。 说到底,伊曼纽尔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几十年前的老眼光看中国,没看到中国这些年在粮食、能源安全上做的“后手”——从守住耕地红线到建高标准农田,从储备粮到应急加工体系,从陆上能源管道到新能源开发,每一步都是为了不被别人卡脖子。 他以为中国还是那个几十年前需要靠进口粮食、能源的国家,却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早就把“安全”二字做在了实处……
牵手门女主角石油姐再曝猛料!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