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坚决回击,恶意歪曲事实, ​诋毁诽谤教师的蹭流量行为,维护教师的合法

灿烂船帆 2025-09-27 22:06:02

教育部: ​坚决回击,恶意歪曲事实, ​诋毁诽谤教师的蹭流量行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此前济南育英中学老师被家长指责虐待孩子,老师被迫辞职,教育部介入调查,结果下来后,家长所说的事实与调查结果相差甚远。 虽然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行为不当,但并没有达到家长所说的“打骂”程度。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构成家长诋毁教师名誉的行为。 家长是出于心疼孩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心里难免不痛快,见到老师就冲上去指责几句,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很常见,家长情绪激动的时候,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只是自己片面之词,甚至夸大事实,这种情况属于非恶意的诋毁,属于诽谤教师的先例。 而且家长所说的事实与调查结果差距这么大,这种情况属于恶意诋毁教师名誉的行为。 虽然说家长当时是出于心疼孩子,说了几句重话,但家长说的几句重话,就影响了老师的名誉,影响了老师的职业生涯,这种情况属于恶意诋毁教师名誉的行为。 如果是无意的诋毁,属于情绪激动,无意中捏造事实的,可以批评教育一下;如果家长是故意编造谎言,诋毁教师名誉,捏造事实的话,那就要追究家长的责任。 网友热评: 刚开始家长情绪激动,言辞过激,行为不当,可以理解;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到…措辞具体,条理清晰,连续对学校,对老师发难。目标明确,目的性强。网上带动节奏,在学校门口直播服药(直播为扩大影响,带动社会舆论。同时能让急救中心迅速锁定她位置,延误救助)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这是一时情绪激动的人所为吗? 严肃追责没调查清楚就先处理老师的乱作为的一把手官员,以后这种事才会少,不懂事的家长很多,毕竟家长没门槛,但是做官的不能做葫芦僧啊。 以前老师打骂学生,就像家长管孩子一样,大家普遍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为你好"。 那时候老师的权威很高,学生和家长基本都默认接受。 而现在,老师的角色更像一个高级保姆。 不仅不能打骂,连严厉批评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话说重了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或者引起家长不满。 你会支持哪种教育方式呢?

0 阅读:75

评论列表

乐呵乐呵得了

乐呵乐呵得了

3
2025-09-28 05:08

天天在网上骂老师那些人,出来说个话,是不是都死了

灿烂船帆

灿烂船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