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京东副总蔡磊身患渐冻症,刘强东打电话问: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找专家,蔡磊摆手回道:“我不要钱,只是我儿子才1岁。”刘强东只是淡然地回道:“我知道了。”随后刘强东宣布的决定,让蔡磊泣不成声。 2025 年 9 月 3 日,镜头前的蔡磊无法言语,脖颈与四肢都已无法活动,只能通过眼动仪控制光标,在对话框里缓慢打出:“AI 驱动药物研发,我们需要加速突破。” 屏幕另一侧的 Hassabis 频频点头,而蔡磊的妻子段睿站在一旁,悄悄为他擦去嘴角溢出的口水。 这一幕,距离蔡磊确诊渐冻症已过去六年,那个曾在商界叱咤的高管,如今正以 “五体瘫软” 的姿态,主导着一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救援。 2022 年 9 月,蔡磊在 “破冰驿站” 社区发布了一条震动病友圈的消息:“我已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愿将脑脊髓组织供科研使用。” 这条由眼动仪敲出的文字,下方很快跟了上千条回复,有病友说 “蔡总走哪我走哪”,最终近千名患者追随他签署了捐赠书。 做出决定的前一夜,段睿在日记里写道:“他说自己的身体已是‘晚期试验田’,与其等待凋零,不如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这份决绝背后,是他对科研瓶颈的痛切认知,彼时 “渐愈” 平台虽已积累万名患者数据,但缺乏关键病理样本,基因层面的研究始终卡壳。 样本库的建立,成为撬动突破的第一块基石。2023 年春,蔡磊团队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建成中国首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当第一批样本送入实验室时,清华大学的教授特意发来信息; “这是打开病因黑箱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的锻造,浸透着他无数个不眠之夜。 段睿记得,2024 年寒冬的一个深夜,蔡磊突然示意她打开电脑,用眼神指挥着调出样本库数据; 直到凌晨三点,才通过眼动仪打出 “某基因型与发病周期强相关” 的结论,那时他因憋气导致嘴唇发紫,却坚持要等助理确认记录后才肯休息。 资金难题的破解,则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坚持。2024 年直播带货现场,蔡磊已无法开口介绍产品,只能通过提前录入的文字配合画面展示,有网友在评论区问 “值得吗”,他立刻用眼动仪回应; “每一分都要喂给科研。” 这场直播募集的 800 万元,加上《相信》一书的版税,最终汇成 5000 万元科研资助,支撑起上百个项目的运转。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设立的 “生命科学破冰奖”,首位获奖者是位年轻研究员,领奖时说:“蔡总的资助,让我们敢啃最硬的骨头。” AI 技术的介入,让这场攻坚战迎来转折点。2025 年初,蔡磊团队与 Isomorphic Labs 的合作提上日程,AI 模型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过去三年的药物筛选工作量,成功锁定 3 个高潜力靶点。 4 月,一款针对特定基因型的药物进入一期临床,有患者在 “渐愈互助之家” 分享:“服药后终于能自己端起水杯。” 但鲜有人知,这款药物的靶点分析数据,来自蔡磊连续两周每天 12 小时的眼动仪标注 —— 他亲自比对了上千条患者病史,为 AI 训练提供了关键标注。 如今的蔡磊,每天的生活被精确到分钟:清晨由护工协助进食流食,上午处理科研合作邮件,下午参加线上会议,傍晚听段睿读儿子 “小菜籽” 的日记。 他的房间里装着一块大屏幕,循环播放着草原、海洋的风景,段睿说:“他说虽然身体被禁锢,但心要向着远方。” 2025 年 5 月,他获评 “全国自强模范”,用眼动仪写下感言:“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病友。” 9 月 26 日深夜,他还在社交平台发文报平安:“压痛、憋气每天折磨,但我仍在带领团队战斗,奇迹已在发生。” 截至 2025 年秋,“渐愈互助之家” 已触达 1.5 万名患者,10 条药物管线进入临床,其中一款药物对部分患者的疾病进程产生显著延缓效果。 蔡磊的身体虽日渐衰弱,眼神却依旧锐利,屏幕上的光标移动得虽慢,每一步都朝着 “有药可用” 的目标靠近。 段睿在最新的视频里说:“他常说,自己可能等不到药物上市,但只要病友能活下来,就是最好的结局。” 如今,这场与渐冻症的战争尚未落幕,但他播下的种子,已在 1.5 万个生命的期待中,长出了希望的枝丫。 主要信源:(鲁中晨报——刘强东因蔡磊出台政策为所有员工托底 展现企业温情关怀)
有时候你真的不得不佩服有些人,脑子到底怎么长的!这已经是刘强东的第六家
【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