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娄底涟源市某商场外广场上的一场闹剧,让无数网友直呼“辣眼睛”。视频里,一名黑衣男子脸上涂满黑色不明物,胸前贴着“强奸犯”三个大字,腰间还拴着绳子被人牵着“游街”,周围一群人举着手机拍摄,画面混乱得像场荒诞剧。更离谱的是,这段视频被28万多人转发,评论区里有人骂“恶俗”,有人辩解“是习俗”,甚至还有人调侃“牌子该画个大红叉”。可真相到底是什么?这场闹剧背后,藏着比“玩笑”更扎心的现实。 事件真相:所谓“习俗”,实为低俗恶搞 视频刚传开时,有网友信誓旦旦说这是当地“认父习俗”——谁家生了孩子,父亲就得被这么戏弄一番。可娄底文明办很快打脸:这根本不是传统,就是朋友间拿“强奸犯”这种敏感词当噱头的恶搞。原来,当天是黑衣男子的儿子过周岁生日,几个“朋友”为了“热闹”,把他涂成黑脸、贴上标签,还像牵牲口一样拴着绳子当街展示。更讽刺的是,现场有人举着手机拍得津津有味,仿佛在看一场“精彩表演”。 低俗玩笑的代价:尊严、法律与风气三重崩塌 这场闹剧最扎心的,是它把“玩笑”的边界彻底踩碎了。首先,尊严被当成了玩具。“强奸犯”这三个字,背后是无数受害者的血泪,是法律严惩的重罪,却被拿来当“庆祝道具”。就算当事人当时没反抗,这种公开羞辱也可能在他心里刻下终身阴影。更可怕的是,视频被28万人转发后,这种“低俗热闹”被无限放大,未成年人看了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拿犯罪标签开玩笑没关系”? 其次,法律的红线被当成了摆设。根据民法典,当众侮辱他人名誉权,受害人可以起诉要求赔偿;如果情节严重,组织者还可能被行政处罚。强奸罪是社会最痛恨的犯罪之一,把这种标签当恶搞素材,既是对法律的漠视,也是对受害群体的二次伤害。就像之前吴某凡案,法律用十年刑期告诉所有人:性犯罪不是玩笑。 最后,公序良俗被撕得粉碎。这些年,从婚闹扒新娘衣服到当众整蛊朋友,总有人拿“热闹”“习俗”当挡箭牌,本质都是对他人权利的践踏。朋友相处需要尊重,公共场合需要文明,任何以侮辱他人为代价的“取乐”,都是在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上蹦迪。 文明社会的底线:热闹可以有,但别越界 好在当地公安和文明办已经介入,说要对组织者警示教育,整治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这提醒我们:真正的庆祝,不需要靠低俗博眼球,更不需要牺牲他人尊严。朋友间的情谊,该用善意和尊重维系;生活中的喜事,该用真诚和温暖传递。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边,你会选择当“看客”拍视频,还是站出来说“这样不合适”?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里。 (案例来源:纵览新闻)
最近,湖南娄底涟源市某商场外广场上的一场闹剧,让无数网友直呼“辣眼睛”。视频里,
夏日朗晴
2025-09-27 11:02:12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