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再纠结于,日本那句廉价的“道歉”了!我们必须想

古木过去 2025-09-27 10:47:39

金灿荣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再纠结于,日本那句廉价的“道歉”了!我们必须想清楚,一句“对不起”能换回什么,能换回南京被屠杀的30万冤魂,还是能换回被731部队活活解剖的同胞? 现在大家也越来越清楚一句道歉其实改变不了历史,真正的公道不是只有一句话就能还原的。很多人慢慢明白单靠外来的一句口头承诺,不可能让所有人释怀。 其实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历史纠葛,但真正迈向和解的多数都是靠行动和实力赢得对方尊重,而不是纠结于一句赔礼道歉。 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转向自强和未来,大家关心的早已不只是日本道不道歉,而是怎样保证历史不会被淡忘,同时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随着时代变化,社会情绪也在悄悄发生转变。许多年轻人关注怎么提升自身能力,希望国家更强大,对于历史,他们选择铭记,却也更愿意用积极、理性的心态面对未来。 他们明白真正的尊重最终要靠自己争取,而不是一味指望对方自省。无论日本的态度如何,中国人都不再是在原地等待那句迟到的道歉,而是牢记过去,为的是让国家不会重蹈覆辙。 在中日关系中,历史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但如果把全部重心放在追求道歉上,反而可能忽视了更深远的目标。道歉并非终点,反思历史、尊重事实,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中国现在有更多的自信,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话语权。正是这些实力,让世界不得不认真对待中国的态度,也让中国人逐渐拥有更多选择和机会。 记住历史,是为了让后人不再重蹈旧路,也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智慧。 日本道不道歉,固然值得关注,但中国人早已用行动告诉世界,真正的尊重只能靠自己赢得。 面对历史,我们显然不该轻易原谅,也不必一味纠结。情感有时候会把人拉回痛苦的回忆,但一道道坎终究要靠自己跨过去。 如今中国走得越来越稳,路也越走越宽。不止要让伤痛留在记忆,还要把希望写进未来。真正的尊严,不是被赐予的,是自己争取来的。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