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盘暴跌,尾盘我怒加仓了小米。 十一之前,市场忽涨忽跌,可能对于玩短线的人而言很难把握节奏,但对我这种中长期选手而言不过是小风小浪。 之前想加仓光伏,等了一个月市场没有给机会,就继续等下去好了。 没到我的心理点位就坚决不出手。 宁可不做,不要做错。 投资就是要制定策略+严守纪律。纪律要严格,没到信号就坚决不操作。 盘中不做决策。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买和卖,而是等和熬。 A股账户最近一直没有操作。 反而是港股这边今天小米大跌后到了我的心理点位了。 长期关注我的人知道,我之前在小米这个股票上操作了两次,一次是19年到21年,一次是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共大概赚了370万港币左右。后来就减仓了,只留了1万股作为底仓。 具体内容详见我2025年1月18日的文章《实盘记录,我在小米股票上分两次赚了370万港币》。 当时之所以减仓,是因为小米的股价已经超出了合理估值上沿并且我有了更好的标的,我把钱取出来买了恒生医药。 果然,这半年小米的股价基本上是横盘,但恒生医药差不多上涨了50%,这个操作是走对了。 那我现在为什么又要买回小米呢?一方面原因是恒生医药估值不便宜了,另外一方面原因是随着小米业绩增长,小米的股价又回到了合理估值中间区域。 恒生医药现在已经涨得非常多了,今年涨了接近100%,比大热门人工智能涨的还多,现在估值百分位已经超过60%。前段时间我把恒生医药的钱取出来了一些,一部分买了中证医疗,还留了一部分。 从三四月份到现在,我持仓的腾讯涨了50%左右,阿里涨了100%左右。这两个股票估值已经不便宜了,所以不加仓。 今天小米大跌8%之后股价达到了我的心理预期价位,所以我把一部分的钱投到了小米。 小米的最新动态估值估算如下: 电动车以外业务,半年净利润215亿+汽车亏损8亿=223亿,全年预计446亿。 给15到30PE,估值6690~13380亿。 电动车业务,全年预计营收1000亿,给3到6倍PS,估值3000到6000亿。 总估值9690亿到19380亿,目前市值1.3万亿,在合理估值范围。 要投资小米这种公司首先要掌握真实的有价值的消息,其次是要摒弃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操作。 我对消费电子行业持续观察了15年,对苹果、小米、华为、三星等公司持续研究了至少15年。 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对这几家公司的消息95%以上都是错误的或者无价值的。 尤其是各种负面消息、网友固有印象和水军的攻击,导致要接触真实的有价值的消息非常难。 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分享我对这个公司的深入研究成果和估值给大家。 对于这种成长型公司操作上一定要摒弃左的和右的错误。 右的错误就是觉得这家公司没科技含量,短期的某个产品卖的不好,或者有个舆论发酵了觉得公司要完。我上面讲的这4家公司都是坚持长期主义的,短期事件对他们影响不大,由于短期事件造成的股价下跌,反而是加仓的机会。 左的错误就是觉得这个公司前景巨大,未来10年可能达到10万亿的巨头,所以开始梭哈。所有的公司成长都是一步一步来的,每个季度从从年开始验证自己的假设,业绩有没有达到预期,然后调整估值范围,在这个估值范围的下沿开始买入,超过上沿就卖出,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收获。
今天大盘暴跌,尾盘我怒加仓了小米。 十一之前,市场忽涨忽跌,可能对于玩短线的人而
小工匠人
2025-09-27 03:10:0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