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宣布了!9月23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决定对中国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先得搞清楚,印度盯上的这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 到底是啥宝贝。这东西可不是普通钢板,是电机的 “心脏材料”,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工业厂房的发电机,甚至家里的空调压缩机,都得用它。现在全球都在搞新能源,这材料的需求蹭蹭涨,印度自己也想搞制造业升级,自然把这东西当成了香饽饽。 可问题就出在,印度自家的钢厂实在不给力,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塔塔钢铁,去年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产能才刚到 120 万吨,而且质量还不稳定,要么是磁感强度不达标,要么是损耗率太高,国内的电机厂根本看不上。 反观中国,这方面早就做到了全球顶尖,武汉钢铁、宝钢这些企业,一年产能加起来快 900 万吨,技术更是没得说,生产的电工钢磁感强度比印度的高 15%,损耗却低 20%,关键是价格还便宜。 去年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电工钢,每吨比塔塔的产品便宜差不多 300 美元,印度的电机厂用脚投票,自然都买中国货。2024 年一年,中国对印出口这类钢材就涨了 42%,直接占了印度市场近六成的份额。 印度的本土钢厂眼看快被挤垮了,就跑到政府那儿哭诉求援,说中国企业在 “倾销”,靠低价抢市场。印度商工部一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定了性,9 月 23 号直接出了终裁,要征反倾销税,还一征就是 5 年。 更有意思的是,这税还分了三六九等,武汉钢铁这几家大企业税率是 223.82 美元 / 吨,其他中国企业直接飙到 414.92 美元 / 吨,摆明了就是想精准打击。 印度打得算盘挺精:加了税,中国钢材价格上去了,本土钢厂不就有机会了?可他们根本没算明白这笔账。先不说中国企业会不会认栽,就说印度自己的下游企业,这下直接被架在火上烤。 有印度新能源汽车厂商算了笔账,以前用中国电工钢,一辆车的电机成本是 800 美元,现在加了税,每吨钢材成本涨了 400 多美元,一辆车的电机成本直接飙到 1200 美元,整车售价得涨 15% 才能不亏。这价格一涨,本来就卖不动的印度新能源车,更没人买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订单直接跌了 37%。 而且印度这招根本挡不住中国企业,中国厂商早有准备,要么就升级技术,搞那种没被征税的冷轧全硬硅电工钢,这东西性能差不多,还能当替代产品用,业内估计第四季度这玩意儿的出口量得涨 15%-20%。 要么就干脆绕路走,在泰国、马来西亚建生产基地,把钢材运到那儿加工一下再卖到印度,反倾销税直接就规避了。有广东的钢材出口商说,现在已经在跟泰国的工厂谈合作了,顶多三个月就能投产,印度的税根本影响不到生意。 更讽刺的是,印度这种 “贸易保护” 早就不是第一次了,简直成了习惯。今年 5 月份,他们还把对华柠檬酸钠的反倾销税延长了 5 年,理由跟这次一模一样,说是保护本土产业。 可结果本土的柠檬酸钠企业没起来,下游的制药、食品添加剂厂商成本涨了 10%,好多药企因为原料太贵,直接把工厂搬到了孟加拉国。这次对电工钢加税,估计也是一个下场,本土钢厂该不行还是不行,下游产业反倒被拖累。 印度本土钢厂也不争气,拿了 “保护” 也抓不住机会,塔塔钢铁去年拿到政府补贴后,本来计划升级生产线,结果钱被管理层挪去搞房地产了,生产线升级拖了大半年还没动静。 有内部人士透露,厂里的设备还是十年前的老古董,生产出来的钢材合格率才 70%,就算没有中国产品竞争,也卖不出去。这种情况下,靠加税根本救不了他们,只会让整个行业越来越落后。 中国企业这边也不是坐以待毙,已经在准备应对了,几家大企业联合起来向印度商工部申诉,拿出数据证明自己根本没倾销,价格低是因为技术先进、成本控制得好。 同时也在开拓其他市场,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对电工钢需求大得很,没必要在印度一棵树上吊死。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东南亚的电工钢出口就涨了 58%,早就把印度市场的损失补回来了。 说白了,印度这波反倾销就是 “病急乱投医”,自家产业竞争力不行,不想着怎么升级技术、提高效率,反而靠搞贸易壁垒遮丑,最后只会坑了自己的下游企业,还把自己的市场信誉搞坏了。 中国企业早就见过大风大浪,这点关税根本挡不住,反而会逼着企业更快升级、开拓新市场。 等到几年后,中国的电工钢技术更先进,印度的本土产业还是老样子,到时候印度再想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这种靠 “堵” 而不是 “赶” 的思路,从来就成不了事。
印度商工部宣布了!9月23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决定对中国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作出反
凌余阵兮
2025-09-27 01:16:1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