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 亲戚都像亲的 直到长大才戳破那层“糖纸”—— 小时候去姑姑家,她总把藏在柜顶的奶糖塞我兜里,说“这是给咱家宝留的”;舅舅钓了鱼,必定挑最大的装塑料袋,骑车半小时送过来,说“孩子长身体得补”。那时候我以为是自己“招人疼”,直到后来妈妈擦着桌子说:“你爸当年帮你姑找了超市的工作,你舅盖房子时,你爸连续三晚帮着画图纸。”哦,原来那些甜,是父母用“本事”给我攒的“偏爱券”。 去年过年聚在酒店,姑姑路过我身边时,眼神扫了眼我穿的旧外套,没停步;舅舅举着酒杯凑到堂哥身边——堂哥刚升了公司主管,他笑着说“我家侄子有出息”。散席时我去厨房找妈妈,听见姑姑跟人小声说:“他家孩子现在还在租房子呢。”妈妈背对着我擦杯子,肩膀微微缩了缩,我突然鼻子发酸:原来小时候父母替我挡住了现实的冷,现在该我给他们挡了。 哪有什么“天生的亲”?小时候的“被宠”,是父母用能力给我垫的台阶;长大后父母的“收敛”,是我没接住他们递过来的“接力棒”。不是人情变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体面”从来都是“自己人”赚的——你能扛事,父母才有抬头说话的底气;你站得稳,他们才有坐下来笑的资格。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瞬间?比如某顿饭局上,看见父母跟着赔笑,才突然懂了“长大”的意思?评论区聊聊,你是哪一刻突然想“拼命”的?
小时候总觉得 亲戚都像亲的 直到长大才戳破那层“糖纸”—— 小时候去姑姑家
好想再再再瘦点
2025-09-26 23:37:36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