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不盖楼了,改种树。 海珠湿地扩成3个纽约中央公园,24米限高,全城最高楼只在地铁站口冒个头——不是不想高,是不想把人关进钢筋水泥的笼子。 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学校、国际妇儿医院直接搬进核心区,15分钟走路能看病、上学、买菜、遛娃。 地铁三线交汇的大塘站,2027年一通,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全成“邻居”。 城市不比谁更高,比谁更敢把绿意和人,放在C位。 武汉不拼摩天楼,拼桥和隧道。 汉江十桥上下两层,上层八车道,下层是人走的观光道,桥不是过客的通道,是市民的客厅。 地铁12号线盾构机挖出15.4米直径的地下巨龙,全国最长全地下环线,绕城一圈不露头。 汉口百年老洋房不拆,修旧如旧,平和打包厂变数字创意市集,老砖墙里长出新经济。 城市不是堆出来的,是缝出来的——把江、人、历史,一针一线补回来。 南京不满足于“双子塔”,还要挖地下城。 450米新塔和金鹰世界并肩,但真正的野心在地下——16万平米的商业、交通、公共空间,全藏在地底,人走在地上,是公园,是绿道,是生活。 台积电二期设备进场,6纳米车规芯片开始跑线,100家上下游企业扎堆江北,芯片不是冷冰冰的零件,是城市跳动的心脏。 老城南300栋明清老宅,用三维扫描“搬”进元宇宙,线上看古建,线下修老墙,修缮不再靠运气,靠数据。 成都把公园当基础设施来建。 锦城公园四期一开,人均绿地16.8㎡,比深圳还多,快追上新加坡。 机场到高铁站8分钟,值机托运在航站楼搞定,下飞机直接上高铁,不用拖着行李转三趟车。 交子公园金融区不搞玻璃幕墙森林,搞“空中大堂连廊”,白领在天上散步开会,楼下是花园、咖啡、艺术展。 公园不是点缀,是城市运行的底层逻辑——人在这里呼吸,才活得下去。 四大城,不再比谁的楼更尖。 比谁的绿更多,谁的路更顺,谁的学校医院更近,谁的芯片更硬,谁能把历史和未来,塞进同一条街。 城市进化,终于从“向上长”变成“向下扎根”。 人,回来了。
广州规划了三个中心:老广州、新广州和未来广州,对应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和南沙新区。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