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美国彭博社的一则报道让国内航空圈炸

漫聊小知识 2025-09-26 18:44:43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美国彭博社的一则报道让国内航空圈炸了锅。报道说,中国商飞把C919大飞机今年的交付目标砍掉了三分之二,原因直指美国7月突然停止发放出口许可。 美媒毫不客气地指出,C919的核心命脉攥在美国人手里——航空电子设备、飞行控制系统,连发动机都依赖美国企业供货。这一下子掐住了中国大飞机的脖子,让原本雄心勃勃的国产化进程遭遇了现实的重击。 说穿了,美国就是攥着咱们的“七寸”了,C919现在用的发动机是LEAP-1C,看着是美法合资的CFM公司产的,但核心技术和出口许可权还在美国通用电气手里。 不光是发动机,飞机的“大脑”航电系统是霍尼韦尔的,“神经”飞控系统是派克汉尼汾的,全是美国企业的货,这些东西不是螺丝螺母那么简单,都是高端制造业的精华,咱们一时半会儿还没法完全替代。 最气人的是,美国这次卡脖子不光是卡大部件,连一些传感器、导线这种不起眼的小零件都掐着,就像家里盖房子,钢筋水泥备齐了,突然发现没螺丝刀拧螺丝,整个工程都得停。 可能有人要问,不是说C919国产化率都60%了吗?怎么还这么被动?这就得说清楚国产化率的门道了,这60%更多是部件数量和国内配套的比例,要是按价值算,发动机、航电这些核心部件占了大半价钱,这些还攥在美国人手里。 不过咱也别灰心,C919本身是真能打,东航运营这两年,承运旅客都超200万人次了,客座率快80%,飞机一天能飞7个多小时,比不少老飞机都靠谱,这说明飞机本身没问题,就是量产的时候被人绊了腿。 美国这么干压根不是什么“技术保护”,就是赤裸裸的霸权打压,大飞机是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他们怕咱们真的搞起来,抢了波音、空客的饭碗,更怕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站稳脚跟。 你看,5月刚停了发动机出口,7月又卡零部件许可,转脸又说恢复供应,这不就是故意折腾人吗?一会儿给糖一会儿打巴掌,就是想让咱们的产业链跟着他们的节奏走,永远没法自主。 但他们忘了,中国制造业最不怕的就是被逼着突破,当年高铁不也从依赖进口到现在全球领先?芯片不也在打压下越做越好? 现在咱们已经在加速补短板了,为C919准备的长江-1000A国产发动机正在加紧测试,虽然现在还没到商用的地步,估计还得3-5年才能慢慢替代进口,但这步已经迈出去了。 商飞在上海临港建了第二条总装线,砸了119亿,就是要把产能的底子打牢,等国产部件跟上了,就能放开手脚生产。 国家也给了大力支持,上海都明确说了,到2026年要引育60家大飞机配套企业,产业规模突破800亿,这就是举全国之力干这事的架势。 再说市场,虽然欧美适航证还没拿到,但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早就抛来橄榄枝了,越南一下子订了30架,老挝、马来西亚也都明确支持引进,这些地方本来就需要性价比高的飞机,C919比波音、空客便宜两成,性能又不差,根本不愁没市场。 而且国内市场本身就够大,未来20年中国要新增九千多架客机,就算只占一半份额,也够商飞忙的了,美国想靠卡脖子拦住咱们,根本不现实。 其实换个角度想,美国这次出手反而帮了咱们一个忙,让咱们彻底看清了“全球化供应链”的虚头——人家说断就断,再好的合作也顶不住政治打压。 以前可能还想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现在没人敢这么想了,所有精力都得往自主化上靠。 航空业本来就是慢功夫,空客A320刚量产的时候,头五年一年也就造30架,咱们商飞从零起步才十几年,能走到今天这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短期来看,今年C919的交付量肯定会受影响,估计能交15架就不错了,三大航的接收计划得往后推推。 但长远看,这口气咱们肯定能争回来,等到长江-1000A发动机装上C919,等到航电、飞控这些核心部件都换成“中国造”,到时候美国再想卡脖子都没地方下手。 而且咱们的适航标准也在往外推,现在已经和老挝、越南互认了,以后会有更多国家认可咱们的标准,不用再看欧美脸色。 说到底,美国这手确实给咱们添了麻烦,但绝挡不住C919飞起来的脚步,高端制造的路本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当年两弹一星那么难都搞成了,现在大飞机这点坎儿算什么? 现在的困难就是个“阵痛期”,等咱们把核心技术都攥在自己手里,再回头看,美国这次的打压不过是帮咱们加速成长的“催化剂”。 咱们得有这个信心,用不了几年,肯定能看到满世界都是装着国产发动机的C919在飞。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