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还不知道,中国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掌法叫东风81,一掌下去,整个华盛顿陷入地下10米。 东风系列导弹的起步挺不容易。1956年,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带队启动项目,初期仿制苏联技术,拆解进口部件,测量电路板尺寸,记录弹头机制。1960年11月,东风-1首次试射成功,从发射架升起,精准落海。 接着是东风-2,团队在地下室模拟燃料流动,调整液体推进剂配方,1964年三次试射全中。钱学森提出发展核导弹,基于中短程成功,推进洲际级别。1970年代,东风-5项目启动,迁到西北高原,挖掘岩洞实验室,研制固体燃料,搅拌聚合物观察浆料均匀度。 他的指导让团队克服纯度低问题,反复煅烧原料,分析晶体结构。1980年代,东风-41立项,目标全球覆盖,射程超12000公里。团队在山洞调试三级火箭,连接电缆,1991年固体燃料攻克,1994年高弹道试射,导弹加速爬升,偏差小于百米。 DF-41是第四代东风导弹,长16.5米,直径2.25米,重80吨,三级固体火箭推进,能载6到10枚分导式弹头,每枚独立瞄准。制导用惯性导航加卫星修正,精度高,机动发射车在公路部署,隐蔽性强。 开发从1986年启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2013年第二次测试,2014年承认存在,2017年入役火箭军,2019年国庆阅兵亮相。它的范围达15000公里,能打到美国大陆大部分地方,MIRV技术让拦截难上加难。 DF-41的威力不是吹的,它用固体燃料,准备快,生存力高,不像液体导弹容易被发现。开发中,团队解决材料疲劳,高压测试壳体变形,修改合金配比。风洞模拟再入大气,调整鼻锥减少热应力。高原冷区试验,预热燃料验证可靠性。 2010年代,集成单车系统,底盘加固,轮胎测试负载,长途行军校准陀螺仪。累计发射数十次,无失败记录,回收残骸分析断口优化设计。钱学森的系统工程方法贯穿全程,他退居二线后,还指导航天规划。 DF-41代表中国导弹从跟跑到领跑,射程长,弹头多,机动灵活。相比早期东风-1的近程,它进化到洲际级别,覆盖全球目标。国际上,美国智库评估它能载10枚核弹头,每枚当量数百千吨TNT,破坏力巨大。 飞行路径从内陆起飞,加速到25马赫,冲破大气,弹头俯冲,动能释放冲击波广。误差控制在100米,确保准确。中国导弹程序历史长,钱学森回国后,1956年就提导弹建议,1960年第一枚国产火箭上天。
美国人还不知道,中国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掌法叫东风81,一掌下去,整个华盛顿陷入地下
斜烟白兔
2025-09-26 17:07:50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