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报道疑似解放军2艘超大型无人潜艇,已部署南海,美军也没闲着,其于大西洋连射4枚洲际导弹,这是想要干什么? 在深邃的海洋之下,一场关于未来海战规则的较量,正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悄然展开,美国毫不掩饰地展示其核潜艇的“肌肉”。 但他们的卫星图像,似乎捕捉到了一些什么,据美国 “海军新闻” 网站报道,疑似中国解放军,在南海部署了2艘超大型无人潜艇。 美国海军的力量核心之一,毫无疑问是“俄亥俄”级核潜艇这种庞然大物,就像是水下的“巨鲸”,无论是能带20枚“三叉戟”洲际导弹的战略核潜艇,还是能塞进上百枚战斧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它们都是那种,一“出手“就能决定战局的“中心化节点”,而中国的思路,看上去完全是另一码事,美媒通过卫星分析发现,出现的新型无人潜艇,长度可能超过40米,体积都这么巨大,排水量只会更惊人。 这可比美军15米长的“虎鲸”无人潜航器大太多了,这些神秘的大家伙,设计上就很前卫,没有传统的指挥台围壳,尾舵还是X形的,一看就是为了极致的隐身和静音。 更关键的是它们与之前曝光的25米长、专门布放水雷的AJX002型潜航器,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互补的无人体系。 目的不是“单挑”,而是用数量和多样性织成一张,难以摧毁的水下作战网络,这种平台哲学的差异,说到底源于两国不同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行动,更多是出于稳固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你看在佛罗里达外海试射四枚“三叉戟”导弹,射程超过1.2万公里,军方还特意强调,这只是评估核力量可靠性的“常规操作”。 意图就是告诉全世界,它的威慑力一直在线,还有美军核潜艇,在9月23日停靠菲律宾苏比克湾,也被官方定义为,维护“自由开放印太”的例行任务。 这些都是其全球战略棋盘上的常规落子,摆的是一个全球姿态,中国的布局则显得专注得多,目标直指家门口。 疑似出现在南海的新型无人潜艇,预估能在水下待好几个月,这就很有意思了,分析认为它肚子里除了鱼雷水雷,还可能装着巨大的声呐,专门用来监听对手潜艇,甚至能释放小型无人机群。 所有这些猜测,都指向一个目标,在南海建立起一种持久化,高密度的水下控制能力,从根子上改变这片关键海域的力量格局。 在技术路线上,双方的选择,也反映了各自的雄心,美国更倾向于在成熟可靠的体系上做文章,搞的是迭代升级。 这次试射的导弹,就是“三叉戟ⅡD5延寿型”,让经典武器再战几十年,它的“虎鲸”虽然也是前沿科技,但还是离不开在现有技术框架下的优化组合。 回过头来看中国,其无人潜艇如果被证实,那将是一次技术范式的“跳跃”,首先是体量上的颠覆,远超常规无人潜艇。 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外界对其动力的大胆猜测,小型核反应堆,一旦实现无人平台的能源瓶颈将被彻底打破。 虽然这些细节,仍停留在分析推测阶段,但它所展现出的发展思路,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中国似乎正试图通过无人化、智能化这些赛道,走出一条非对称的“换道超车”之路,给未来的水下博弈带来了巨大的变数。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16评论】【2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