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王自重驾驶米格15与敌人激战,就在他返航时,突然12架敌机围过来,谁

如梦菲记 2025-09-26 16:44:36

1958年,王自重驾驶米格15与敌人激战,就在他返航时,突然12架敌机围过来,谁料敌方飞行员震惊地发现,王自重非但没有逃跑,还反转机头,插入敌阵。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8年在东南沿海的空域里,一位年轻的飞行员独自驾驶米格-15战斗机,与十二架敌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杀,他的名字叫王自重,一个出身普通的山西农家子弟,却在短短三十余年的生命中,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祖国的蓝天。   1927年,王自重出生在山西晋城泽州县的农村,少年时,他和村里许多孩子一样,过着简单而辛苦的生活,1946年,他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通信员。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通信任务危险而繁重,他凭借胆大心细,屡次圆满完成任务,先后立下战功,随着部队南征北战,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定的战士。   1950年,人民空军从陆军挑选飞行学员,他凭着过硬的素质进入航校学习,虽然文化底子有限,学习理论知识时倍感吃力,但他不服输,勤奋刻苦,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开始了飞行员生涯。   1958年9月24日清晨,浙江台州路桥机场的雷达捕捉到大批敌机正向大陆沿海逼近,上午九时许,战斗警报骤然拉响,驻守机场的海军航空兵第二师五团随即进入战斗状态。   王自重驾驶三号机,跟随中队编队升空,奔赴温州上空迎敌,当时情报显示,敌方分两批出动,每批四架战机,我方编队在空中很快发现一组F-86战机。   敌机装备了先进的“响尾蛇”空空导弹,性能优于我军装备的米格-15,但我方飞行员凭借近距离格斗战术,逼迫对方无法发挥导弹优势,短暂交锋后,敌机仓促撤向外海,我方紧追不舍,王自重咬住敌长机不放。   可指挥所很快下达命令,要求不得越过公海,他只得收拢战机,与编队一同返航,就在折返途中,他因机速过快,飞机一度失控下坠。   僚机飞行员万分焦急,但王自重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冷静的心态,经过一系列危险操作终于化险为夷,但此时他已与编队失去联系,只能独自寻找战友。   在温州以南的上空,新的危机骤然而至,十二架敌机从云层间突然出现,密集逼近,原本是企图偷袭返航的我方编队,却首先撞上了落单的王自重。   面对敌我力量的悬殊差距,他清楚若是选择逃避,敌机必然会追击友军,而此时战友们的燃油已近极限,一旦遭到围攻,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掩护战友安全返航,他毅然掉转机头,孤身冲向敌群。   敌机飞行员起初难以置信,原本等待围猎的十二架战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扑冲散,王自重利用切半径的机动动作迅速咬住一架敌机。   被锁定的敌机急速转向,企图摆脱追击,更借助太阳的强光进行干扰,但王自重迎着刺眼的光芒,紧紧跟随,丝毫不松口,在两机几乎要撞上的瞬间,他果断开火,敌机在空中爆炸成火球。   紧接着,他再次利用战术动作,将另一架敌机逼入被动,对方妄图依靠F-86的低空性能逃脱,贴着海面飞行,但终究未能幸免,被王自重击中,坠入大海,在短短时间内,他以一己之力接连击落两架敌机,彻底打乱了敌方的进攻计划。   但敌人的反扑更加疯狂,剩下的战机齐齐压上,炮火如雨,王自重的座舱里报警声不断响起,燃油告急,机体也已多处受损,他在高空和低空之间不断机动闪避,竭力坚持,但身体因伤势逐渐虚弱。   就在他努力维持战机的最后时刻,两架隐藏在云层中的敌机突然俯冲而下,向他发射出五枚“响尾蛇”导弹,失去燃油的米格-15已无法躲避,烈焰在空中绽放,他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一岁。   这一场战斗,王自重以一敌十二,击落两架敌机,为战友赢得了返航时间,战后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他的名字被写进教材,成为全军学习的楷模,他的英勇事迹在飞行员中广为传颂,被视为敢于拼搏、不畏强敌的象征。   他的牺牲不仅震撼了战友,也推动了我军对现代空战的思考,敌机使用的“响尾蛇”导弹在战斗中首次大规模出现,这让部队认识到新武器带来的威胁。   从此我军加紧研究规避战术,同时加快空空导弹的研发进程,可以说,王自重以生命换来的经验,成为推动空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王自重生于普通,却以非凡的勇气和牺牲成就了伟大,他用一场以寡敌众的空战诠释了何为忠诚与担当,他虽倒在蓝天之上,却永远守护着祖国的天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央广网——烈士纪念日,追思人民海军烈士

0 阅读:95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