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时我总想着跟同事比较:别人加班到8点,我就耗到9点。别人报告写10页,我硬凑12页。
直到后来采访时观察那些30+就做到管理层的人发现:那些晋升快的人,从来不是苦大仇深,反而个个精神饱满,懂得如何保持幸福感,偶尔“疯”一点反而比硬卷走得更远。
❶找参照物,而非对手
职场最没必要的内耗,就是和身边人比来比去:
比谁下班晚、比谁受领导夸、比谁福利多,越比越焦虑。真正聪明的做法是找1个身边的参照物:看看周围同事或领导里,有没有人是你未来5-10年想成为的样子。不用嫉妒他们的位置,重点观察他们怎么规划项目、平衡工作与生活、应对突发问题。
❷模仿,是最快的成长捷径
职场新人不必迷信创新,职场里90%的问题早就有成熟解法。与其闷头琢磨新花样,不如先学会抄作业:
把优秀同事的汇报逻辑、领导的沟通话术当成模板,照着练、跟着做。近距离模仿身边的强者能少走90%的弯路,拿来主义看似偷懒,实则上最高效。
❸每周给自己留一天“发疯时间”
职场中连续工作5天是一个节点,硬扛只会让状态越来越差,不如给自己留个报复性发疯的窗口。建议大家不要去等长假,哪怕周末抽一晚,或者周五下班直奔饭局,也可随时保持疯感。比如唱K到凌晨,蹲在小区里跟流浪猫汇报工作……
说起来,这两周“发疯”时我还发现个好玩的活动,刚好能给大家的解压计划来点新花样:9月26号周五晚上18点到20点,上支付宝🔍“晚高疯”,整点可以抢8.8元红包。没有门槛直给,但先到先得。
还有玛氏&加多宝的大牌补贴红包,5-88元的面额还是蛮给力,去指定门店或者购买指定商品时使用很香。另外9月26、27日两天的碰一下立减2元起也别错过,不管跟朋友聚餐,还是去便利店买瓶饮料,随手就能用,疯玩还能省点钱,简直太懂打工人了。
❹培养一个喘气的出口
周五发疯是给情绪一个窗口,但真正的幸福感存在于在日常的小喘息里。比如每天抽20分钟练书法,在工位上摆个小盆栽浇浇水,通勤时听段播客。这些不起眼的小爱好,就是对抗职场疲惫的精神角落。
职场幸福感不是躺平,是张弛有度。既能认真做事,把该干的活干好,也能随时发疯,不让自己长期处在压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