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她才是俄罗斯的“定海神针”,没她,普京根本撑不到现在,她就是普京背后的女人——纳比乌琳娜。 2024 年 6 月,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演讲台上,59 岁的纳比乌琳娜身着深色西装,手持激光笔指向身后的图表; “过去五年,俄罗斯与新兴市场的本币结算占比从 18% 提升至 47%,这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构建更公平的金融规则。”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来自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金融官员纷纷举手提问,如今的她,早已不是只在俄罗斯国内决策的央行行长,而是在国际舞台上为新兴市场发声的经济力量代表。 很少有人知道,这份从容与底气,早在二十多年前的金融危机中就已埋下伏笔。 时间回到 1998 年,33 岁的纳比乌琳娜还在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担任部门主管,彼时俄罗斯正遭遇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卢布贬值 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挤兑现象频发。 她临危受命负责 “中小企业纾困计划”,每天工作 14 小时,走访数十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制定出 “税收缓缴 + 低息贷款” 的组合方案,帮助 200 多家企业渡过难关。 这段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经济稳定的核心,是让普通人感受到生活有保障。” 也正是这份对 “民生与经济关联” 的理解,成为她后来制定政策的重要底色。 2022 年,当西方全面切断俄罗斯部分银行与 SWIFT 的连接时,纳比乌琳娜推出了一项震惊业界的创新举措 ——“能源卢布结算机制”。 她牵头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合作,要求欧洲部分国家购买天然气时,需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户,再用卢布支付。 这一举措初期遭遇质疑,有人认为 “会导致能源出口下滑”,但她通过数据说服反对者:“2021 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收入中,美元占比 65%,一旦美元结算受阻,企业将面临巨大汇率风险。” 实施半年后,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不仅未下降,反而因卢布汇率稳定,实际收入增长 12%。 更关键的是,这一机制让更多国家意识到 “货币多元化” 的重要性,为后续与中国、印度的能源本币结算奠定基础。 在俄罗斯央行内部,纳比乌琳娜的管理风格以 “细节控” 和 “容错机制” 著称。她要求每周召开 “基层调研会”,让央行各部门的年轻分析师直接向她汇报一线数据; 在推动数字货币试点时,她允许团队出现 “可控失误”,曾公开表示 “创新需要试错空间,只要不损害民众利益,就值得尝试”。 2023 年,俄罗斯央行推出的 “数字卢布” 试点初期,出现过小额转账延迟的问题,她没有问责团队,而是亲自参与技术调试; 最终推动 “数字卢布” 在 2024 年实现与实体卢布的无缝兑换,覆盖 1.2 万家商户,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支付选择。 2024 年,纳比乌琳娜又启动了一项新的改革 ——“金融知识普及计划”。 她亲自参与录制系列短视频,用通俗语言讲解 “如何应对汇率波动”“怎样识别金融诈骗”,视频在俄罗斯社交平台的播放量累计超过 5 亿次。 在莫斯科的一所中学,她还带头开设 “青少年金融课”,教学生们管理零花钱、理解通货膨胀,“让年轻人从小懂得经济规律,比任何救市政策都更有长远意义。” 她在课堂上的这句话,被俄罗斯教育部门纳入课程标准。 如今的纳比乌琳娜,依旧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每天早上 7 点到办公室,先梳理全球经济数据;上午主持央行会议,下午要么调研企业,要么参与国际金融对话; 晚上会抽出 1 小时阅读经济类书籍,书房里的《全球金融史》《货币战争》等著作上,满是她的批注。 2024 年 7 月,俄罗斯央行发布最新经济报告: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 2.1%,失业率稳定在 3.8%,居民实际收入增长 1.5%,这些数据背后,是她和团队日复一日的精准调控。 如今的她,依旧是普京最信任的 “经济智囊”,也是俄罗斯民众眼中 “不张扬却靠谱” 的经济守护者,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持续书写着属于她的经济治理篇章。 参考资料:“卢布结算令”设计者再被任命为俄央行行长,曾是俄罗斯“入世”功臣之一——环球时报 2022-04-24 06:42 西方制裁冲击对外贸易 俄罗斯央行鼓励企业使用加密货币来应对——财联社2024-07-04 06:15
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
盘盘鸭
2025-09-26 12:52:04
0
阅读:0